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孤山为何不孤

字体:
—2023—
12/16
16:02:09
2023-12-16 16:02:09 来源:浙江宣传

  沿断桥往西,走过白堤,便是孤山了。

  这座海拔仅仅38米的小山,却在西湖的众多胜景中有着响亮的名声,更有“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之誉。

  民间将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孤山不孤并称为“西湖三怪”,不禁要问,孤山缘何不孤?

  

  据张岱《西湖梦寻》记载:“《水经注》曰:山不连陵曰孤。”孤山之名由此而来,它遗世独立于湖中,依靠白堤和西泠桥连接岸堤,似山又似岛。

  远远望去,孤山仿佛只有水中倒影与之相依相偎,确有清冷孤寂之感。但追溯起源,这座孤屿并非异峰突起,其山骨与对岸的宝石山、葛岭、栖霞岭相连,山石皆由侏罗系凝灰岩构成,是同脉同根的“孪生兄弟”。只是它们情谊含蓄,深深羁绊隐没于缱绻湖水中,不让世人窥见罢了。

  换个角度看,孤山更像被西湖藏于心怀的“宠儿”,自古以来,任它独占一湖风光。唐代白居易有诗云“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宋代苏轼亦留下了“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的佳句。

  孤山四季,景致各有不同。春桃、夏荷、秋桂、冬梅,在时序轮转中竞相争艳,将这座小山装点得生机盎然、热闹非凡。闲暇时到孤山走走,冬日约上三五好友去孤山赏梅,成了杭州人生活中的一大雅事。

  拾阶而上,虽短短几步,却是一步一景,颇有应接不暇之感。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整个孤山就是一座独具江南韵味的立体园林,每一角飞檐、每一块刻石,都有历史的印记、鲜活的表情。

  如大名鼎鼎的“西湖天下景亭”,就藏在孤山中。《白蛇传》里白素贞与小青遍寻西湖不见许仙,歇脚之处就在此地。

  亭子上的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据说有12种读法,可以顺着读、倒着读,或者跳字读,每种读法,各有所得。

  漫步孤山南麓,是观赏西湖的绝佳打开方式,可与“两堤三岛”对望。白日里,趁天光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入夜后,月光与湖水相映生辉,平湖秋月的盛景,让孤山并不显得孤寂,反而平添了几分“烟火气”。

  如果说西湖是一张写意山水画,孤山便是那出其不意的“造险之笔”,它看似孤悬、实则点睛,与湖山连绵成势、浑然一体,方成“西湖之眉目”所在。

西湖天下景亭 图源:“杭州文广旅游发布”微信公众号

  

  孤山不孤,更在于文脉不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孤山的海拔高度不高,却在人格化上有着不凡的高度,浓缩了上千年的历史文脉,涵养了一个湖、一座城的生动气韵。

  先说才气。孤山虽小,但从来不缺文人墨客的留居与到访。北宋初年,林逋筑庐于孤山,一生不仕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咏梅绝唱,也让孤山成为众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梅妻鹤子”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精神的代表。

  “我不识君曾梦见”,对于林逋,苏轼充满景仰之情。林逋去世40多年后,苏轼第一次到杭州做官,孤山就是他常去的地方。在欧阳修的引荐下,苏轼去孤山拜访僧人惠勤,相见恨晚。

  当苏轼第二次赴任杭州时,欧阳修已逝世17年,他重访故地,适有泉水从山间涌出,“汪然溢流,甚白而甘”,便以“六一”名泉缅怀。

  从白居易、林和靖到苏东坡,孤山在唐宋完成了一次文化的升格,成为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标尺与精神家园。

  再说文气。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先后南巡杭州,都选择孤山作为驻跸行宫所在。乾隆修成《四库全书》,分抄七部,置于天下七大藏书楼,文澜阁正是其中之一。这套奇书在战火中历经磋磨,经几代学人拾遗补阙,得以存世。

文澜阁 图源:“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微信公众号

  到了二十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的时代变局中,四位醉心于金石篆刻的年轻人,在孤山创立西泠印社,决意“与古为徒”。谁曾想,这个规模不大的民间社团,走出了一条中国印学薪火相传之路。

  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创社120年来,大师云集。

  “孤山不高,却看得很远;孤山不大,却文脉绵延”,这是西泠印社选择孤山的缘由。文脉不断,孤山连接古今、连通世界,折射出中华文明百折不挠的韧性,彰显出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最后说英气。孤山的气质,外表是淡泊清雅的文质彬彬,内里却是英烈刚毅的铁骨铮铮。

  这里是“鉴湖女侠”秋瑾的长眠之地,她右手按剑、英姿勃发,流露出“洒去犹能化碧涛”的豪情。辛亥革命“首功之臣”陈英士迎风策马、振臂高呼,演绎着“死不畏死,生不偷生”的孤勇。还有倚山而坐、神色冷峻的鲁迅先生,一身“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风骨。

  “山为人明志,人为山增色”。一代代文人志士被孤山所吸引,为它注入品格与灵魂;而正是这赓续不辍的文脉,滋养了山川灵秀,使孤山不孤。

西泠印社 图源:“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微信公众号

  三

  孤山之于杭州,已不仅仅是一座山,而是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融相生的“文化高峰”。如何守护好孤山,又如何让更多人读懂孤山?

  活态传承。自宋以来,历代文人名士在孤山留下了浩繁灿烂的诗词歌赋、碑文石刻,营造了各具风韵的古建景观。在西湖景区21处“国保”中,孤山独占四席,可谓得天独厚。

  如此丰富的文化矿藏,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活态传承,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不仅需要专家学者对孤山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事进行系统梳理,更需要用生动的形式向大众展示,吸引老百姓走近孤山,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诗意共融。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杭州把孤山附近高大的围墙拆除,平整了草地,新栽上梅树100余株,孤山赏梅从此成为了杭城市民冬日又一赏心悦目之事。沿孤山山麓展开的中山公园,原是清行宫的一部分,园内树木森森,亭台幽径各具特色,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

  事实上,孤山可以成为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更优雅地融入百姓生活。比如定期举办面向大众的雅集活动,吸引文艺爱好者来品茶读书、吟诗作画,体验文人雅士的生活美学,或许会像“曲水流觞”一般,成为年轻人的新风尚。

  美学营销。上世纪90年代,西湖之声推出的节目《孤山夜话》,曾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在无形中打出了孤山品牌。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需要新的载体去传播孤山文化,擦亮孤山这张“文化名片”。

  比如从西泠桥走入孤山路的那段弯道,在社交网络上被称为“杭州最美转角”,吸引了众多网友前去打卡。属于孤山的美、在孤山发生的鲜活故事,需要更多像这样的“美学营销”,去激活流量密码,让孤山为杭州这座城市代言。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千百年来,孤山之上人气不绝、接续守望,留下了一个个“青山不老、孤山不孤”的故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