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飞云江的源与缘

字体:
—2024—
02/20
09:53:50
2024-02-20 09:53:50 来源:浙江宣传

  “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近千年前,陆游过飞云江,伴着船行进在镜子般的水面上,产生了蓬莱仙境就在不远处的感叹,忍不住赋诗一首。

  这条“仙气飘飘”的江,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在浙南第一高峰——白云尖的深处,藏着飞云江的源头。不过,因山高路远、千峰万壑,这里一直人迹罕至,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在河源考察小组的溯源过程中被发现。

  拨开丛生的杂草,源头泉眼就在眼前,泉水汩汩涌出,汇集形成山涧、溪流、江河,开启了飞云江脉动不息的故事。今天,我们沿着飞云江,遍览顺流而下的风景,探访溯源而上的故事。

  飞云江 图源:“温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一

  飞云江干流长193公里,是浙江省第四大河,它流经景宁、泰顺、文成、瑞安四地,最后出瑞安港入东海。罗阳江、安阳江、安固江、瑞安江,都是飞云江的曾用名,江随县名,寓意好也容易记。

  如今的飞云江之名,则和江上的千年古渡“飞云渡”有关。“帆影分南北,潮声变古今。”飞云渡曾是浙闽商贾行客的必经之道,借此东风,其名声愈盛。到宋末,就以渡口之名冠江水之名。

  据记载:“飞云江源出泰顺、景宁交界白云尖的西北坡,地属景宁县境。”飞云江、白云尖,都似乎与“云”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因上游海拔高,云雾缭绕、雾气氤氲,云层变幻莫测,初看是高山溪涧,忽然就变成了云上仙岛。飞云江的上游山崖陡峭、水流湍急、充满野性,林间竹树绵延,山民们多制作竹排作为交通工具顺江而下。

  到中游时,充沛的水流、错落有致的坡降,被珊溪水库拦腰截断。这个水库于1997年投建使用,年供水量和供水受益人数在浙江均拔得头筹,是温州近600万人用水的保障,在汛期更成为下游25万百姓安全的守护神。

  飞云江流经泰顺、文成一带时,支流众多。这些支流各有千秋,如“六月不辞飞霜雪,三冬更有怒雷鸣”的百丈飞瀑;铜铃山上声如洪钟、高低错落的十二个壶穴,等等。

  因受海潮影响,飞云江下游的水色浑浊,水中携带大量泥沙,在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处,沙洲连绵、滩涂广袤,泥沼之地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工的海涂围垦改造,逐渐兴起了港口、工业和商业中心。

  白云尖 图源:“温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二

  随着水流在山峦间蜿蜒前行,飞云江与江畔民众的互动逐渐频繁起来。

  漫漫历史长河中,飞云江沿岸形成了80多个渡口,像白鹤渡、峃口渡、滩脚古渡、平阳坑古渡等,船筏穿梭、人来人往、商旅咸集,演绎着一派富乐气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前面说的飞云渡,谢灵运、陆游等人都曾在此地留下行迹。

  明嘉靖元年(1522年),原为民渡的飞云渡成为官渡,渡口规模由此扩大,带来了更为繁忙的商贸活动。渡口上,米行、布行、钱庄、南北货行、饭店、客栈等应有尽有,招待着天南地北汇聚而来的商贾客人。到了20世纪80年代,飞云渡迎来又一繁荣时期,成为瑞安港区最大的客运码头。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渡口,谱写了飞云江上一部壮阔的交通史。

  古人得益于舟楫之利,在飞云江两岸依水设市,街市尤以渡口码头处为盛。江水流转之间,商贸活动催生了为来往商旅转运货物的行当——“过塘行”,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物流集散中心。

  《乾隆瑞安县志》中记载了瑞安当时的街市“以鲜食赡民生”。可以想象,在当时,新鲜的海产品经飞云江渡口入市,市场上喧哗声一浪盖过一浪的景象。飞云江流域的街市,如珊溪老街、营前老街、高楼老街、湖岭老街等,仍保留着一些老行当的店铺,依稀能见到当年的风貌。

  渡口如心脏、老街如动脉,古村与古城随之兴盛。元至治三年(1323年),画家王振鹏绘成《江山胜览图》,700年前瑞安市井生活中的娱乐、买卖、婚嫁、渔业、种植等场景都在飞云江两岸一一呈现。只见河岸两边多为砖木结构的建筑,普通民房小巧而整齐,鳞次栉比;在交错的街巷里,不乏重臣名宦的宅邸,它们面街临水、粉墙黛瓦,檐角飞翘、轩窗四敞,堪称瑞安古城的建筑代表。

  直至今天,瑞安城里的老屋都少有空置,与人口拥挤的现代化大都市相比,这里有着别样的市井生活,充满着人间烟火味和生活之乐。

《江山胜览图》局部 图源:“温州文史馆”微信公众号

  三

  飞云江碧波荡漾,滋养着一批名人大家的灵感和智慧,千年文脉在此生生不息。

  古时,这里就走出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比如,位于江下游的潘岱砚下村,留有孙衣言、孙锵鸣和孙诒让两代三人的孙氏故居。有着“如玉之珍贵,若海之浩瀚”美誉的玉海楼,为浙江四大藏书楼之一,就是孙衣言、孙诒让父子所建。

  孙衣言、孙锵鸣两兄弟皆进士及第,孙诒让虽科举入仕无望,依然潜心学术,编成《温州经籍志》三十六卷,又在经学、诸子学、考据学、校勘学等研究上颇有建树,留下了“启后承前一巨儒”的美誉。

  此外,飞云江流域还诞生了“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陈傅良、叶适,主张“经世致用、义利并举”;陈虬、陈黻宸、宋恕等人传承先驱又结合西学,提倡维新改良,探索救国之路;飞云江支流泗溪上游的武阳村,则是明朝开国功臣刘基的故里。

  到了现代,这里焕发出新的生机。江畔的居民,从飞云江出发,将事业发展到全国,乃至漂洋过海。他们借助现代工业,创造了一个个“致富神话”。

  比如,在马屿镇几代人的接续努力下,眼镜生意做遍全国,形成了“哪里有马屿人,哪里就有眼镜”一说;而在沃壤千里、生态宜居的仙降,胶鞋制造也从“阁楼烫鞋”阶段起步发展到产能占全国市场近七成,成为国内最大的同类产品生产集聚区,生意逐步做到全世界。

  一代代先行者、远行者,在外闯荡的同时,也反哺着自己创业的起点与源头。如今,飞云江两岸的高新产业园区,不断有温商群体回归入驻。

  正如有人说,江河无需人的恩惠,人却不能没有江河的滋养。飞云江的水连绵不绝,成为流经之处不断前行的力量之源。而人与人、古与今的缘分,也因这江水相连而生生不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