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每一句都刚好说到你心坎里”……近日,话题“全网嘴替史铁生”冲上热搜。近些年来,大批年轻人重读史铁生、讨论史铁生。
数据显示,抖音“史铁生”相关话题播放量破30亿次,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量达3000万+,他的《我与地坛》在多个非虚构榜位列前三,《病隙笔记》《务虚笔记》里的许多句子在社交平台更是频频“出圈”。
那么,这届年轻人为啥喜欢史铁生,爱读他的文章?
史铁生 图源:“人民文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一
在网上,有一个关于“为什么读史铁生”的高分回答:“倘若你觉得人生幸运,那么,你应该读读史铁生。倘若你觉得人生充满不幸,那么,你一定要读读史铁生。”
幸运时,看看史铁生吧,沉下心来体会苦乐参半的生命旅途。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1岁瘫痪坐轮椅,30岁患肾病,47岁尿毒症,靠透析活到59岁。不幸时,读读他的书吧,感受如何以乐观为盾,扼住命运的咽喉。史铁生把人生至苦、觉悟、豁达,都掰碎了揉进一篇篇小说、散文、诗歌中。
那么,史铁生的作品为何能抵岁月漫长,打动这届年轻人?
他笔下的人生有泪有光。瘫痪前,史铁生是“风一样的少年”。和很多人的儿时一样,他经常和邻居家的小孩一起踢球、嬉戏,还尤其擅长80米跨栏。瘫痪后,他也曾埋怨命运不公、性情大变,最终在文学中找到“出口”,在绝望中笔耕希望。因此他的文字里,对命运和死亡的理解至深也至真。
他的人生体悟凝结成一部部作品,我们从中可以读懂他的心路。在《我与地坛》里写自己:“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后来,他有所醒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最后,他找到了答案。他在《病隙碎笔》中写道:“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使生命获得了意义。”
他笔下的亲情细腻隐忍。文学为史铁生打开了一扇窗,而他的母亲则帮他打开了一扇门。陪伴轮椅上的史铁生7年,母亲用温柔坚定的毅力,鼓励他走出去。史铁生在《合欢树》里写道,母亲先是“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后来发现他在写小说,说“那就好好写吧。”最后有一天,当史铁生答应母亲一起去北海看花,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这次约定却成了诀别,看花的这天“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原来,史铁生的母亲此时肝病相当严重,常疼得整夜睡不着觉,可她将儿子瞒得紧紧的。这成了史铁生一生的遗憾,他在《我与地坛》中这样体悟母爱:“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让无数读者为之唏嘘。
他笔下的众生千姿百态、生动真实。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化身为一位敏锐的观察者和深沉的思考者。他静静注视着身边的人,细腻记录着他们的故事。在这位身残志坚的作家笔下,一幅幅“众生图”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我与地坛》中,有一位智障却美丽的小女孩,她的哥哥始终守护在她身边,史铁生感叹,“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而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里,他刻画了爱唱歌、有破锣般嗓音的白老汉,尽管生活贫困,却依然乐于助人。这些描绘让年轻读者看到了世界的参差百态。
北京地坛门口的咖啡馆“我与地坛”
二
中国近现代文学名家层出不穷,为何以苦难为创作母题的史铁生会成为“全网嘴替”,让年轻人都想和他“做朋友”?
他直言不讳的态度与年轻人的清醒认知产生共振。史铁生不同于很多作家,他将人生的本质赤裸裸写出来,丝毫没有掩藏。他写人际关系,说“人与人的交往多半肤浅”。他写生活,说“世界上只有两种生活:一种是悲惨的生活,一种叫非常悲惨的生活。”他写命运,说“休论公道”。
这些看似“悲观”的文字,实际上是对命运的讥讽,反而为早已厌倦心灵鸡汤的年轻人提供了正向的情绪价值。很多年轻人赞成努力工作,但拒绝盲目内卷;认可结婚生子,但拒绝道德绑架;知道要追求梦想,但也明白生活的不易和难免的事与愿违。经过学业、工作和生活的挤压,他们时常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方向,恰好在史铁生的文字中找到了共鸣。
他不向命运低头的韧劲与年轻人初生牛犊的闯劲相契合。面对瘫痪,他痛苦过,但从不认输。最初很多人用异样的眼神看他,他写道:“视他人之凝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你的夜路。”他曾说:“我没死,全靠友谊。”他的好友莫言、余华踢足球,让他守门,史铁生欢喜得很,他喜欢别人把他当成四肢健全的人。
自许“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年轻人,对于未来充满了拼劲,但难免会遭受种种挫折,陷入了阵阵迷茫,史铁生的文字正是一味精神良药。有网友分享,自己曾经遭遇几乎绝望的挫折,但从史铁生的文字中找到了力量:“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话扎伤。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
他乐观的态度与年轻人的洒脱相吻合。尽管看清了人生的本质,但依然选择乐观地生活、勇敢地前行,这是史铁生最触动人心的地方。在几乎所有史铁生的照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笑容满面。他写道:“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洒脱是当代年轻人的特质之一。史铁生在苦难中修炼出的乐观精神是对年轻人莫大的鼓舞。有网友表示:“我读出了一种大难后超脱人生的豁达,它就是史铁生的经历,我也想拼一把。”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阅读史铁生,纷纷到地坛打卡 图源:网络截图
三
近年来,如鲁迅、余华、莫言、史铁生等文学大家纷纷“圈粉”年轻人。他们人和书“各火各的”:一方面,生活的苦难是他们创作的重要母题,经历过迷茫无助、愤懑不甘的年轻人在他们的文字中找到了情感共鸣、灵魂共振;另一方面,作家本人具有极富张力的个性,真实、有趣、不端着,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精神偶像,有人形容他们是“一阵抚平生活褶皱的穿堂风”。
年轻人拒绝说教,他们需要真诚和接纳。不少作家、演员成了年轻人的“嘴替”,因为他们能说出年轻人想说而一时不知道如何表达的话。正如余华曾说:“年轻人不需要我们来批评教育”。他们反感“爹味”说教,更期待多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鲁迅、史铁生等名家都已离我们而去,但如今年轻人依然能从他们的文字中汲取力量。可见,好的作品不分新旧,更无谓年代,贵在真诚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这对于当下的创作也是一种启示与鞭策,多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与情感需求,文艺作品才能打开新天地。
当我们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语文课本上的《故乡》《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或许在年少的我们心中不曾泛起太多涟漪。当长大后的某日与经典重逢,我们却被其中一句话、一个场景、一种情感击中眉心,才知当年的语文课本“诚不我欺”。因此,“直到25岁我才真正读完了中学”“义务教育在此刻完成了闭环”等话题纷纷引发热议。
《秋天的怀念》课文截图 图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网上有句话:“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年少时读过的文章、留下的记忆碎片,需要我们不断以人生阅历去理解,直到有一天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此时或许才是教育的完成时。正如史铁生所说:“十几岁的时候无意间打出的那发子弹,十年后击中了二十几岁的我。”因此,好的文字经得起岁月的淘洗,能在不断的品读中延展隽永的生命力。
史铁生走在人生边上,他说:“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历数前生,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所以死与你我从不相干。”愿我们走过人生千万路后,依然能有这份笑看人生的豁达。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