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老楼加梯”之争

字体:
—2024—
05/11
09:33:11
2024-05-11 09:33:11 来源:浙江宣传

  你家老房子装电梯了吗?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7万个,加装电梯3.6万部。这为成千上万的“悬空老人”提供了出行便利,成为一项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的代表性工程。

  然而,在老旧楼房外加装电梯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有人将之形容为“螺蛳壳里做道场”。稍有不慎,惠民实事就可能变成邻里争端。有新闻报道,不少数十年和睦相处的老邻居,因为装电梯“结下了梁子”,更有甚者闹上法庭。

  不禁要问,老楼加电梯背后存在哪些“博弈”和考量?面对矛盾与冲突,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一

  近年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相关议题成为在很多重要会议与文件中“亮相”的常客。5月10日上午,浙江召开省政府政策吹风会,据介绍,省建设厅印发了《浙江省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了实施十项更新任务,其中就包括实施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小小的电梯,承载着怎样的民生期盼?

  先说最直接的好处,让爬楼梯不再成为困扰。据统计,超过七成城镇老年人口居住在未配备电梯的老旧楼房中。随着老龄人口数量攀升,行动不便的老人常常会因为没电梯而面临爬楼梯的困扰,有些老人甚至一连数天都不出家门,以避免爬楼梯带来的风险。

  几十级台阶,对居住在老旧小区里的其他人而言,也意味着烦恼。比如,孕妇、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很难自如地上下几层楼;上班族下班后带着一身疲惫回家,本想一键切换“躺平模式”却不得不“埋头爬楼”。加装电梯后,居民们可以轻松地乘坐电梯上下楼,提高了生活的便捷性。

  再来看间接的利好,为“老破小”注入一剂“强心针”。现有的老旧小区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往往处于市区中心,地段好、周边配套设施相对完善。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缺少现代住宅“标配”之一——电梯的老旧小区流通率较低。加装电梯,补齐了老旧小区的一大短板,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区的整体品质,更适应市场需求。

  最后说说其他延伸影响,比如带动产业发展。数据统计,目前,浙江省全省2000年以前(含)的房屋数有72.12万幢,面积52255.13万平方米。其中1990年以前(含)的城镇房屋有20.85万幢。可以预想到,仅加装电梯这一项,其潜在市场规模就相当大。

  此外,随着近两年各地不断探索立面翻新、线路拆改、增设停车位、原拆原建、规范物业管理等多种老旧小区改造升级模式,这股改造之风长期持续下去,将带动建筑业及相关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二

  2023年初的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共改造16.7万个老旧小区,而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近10万部。这样看来,每个小区平均加装电梯不到1部。

  既然加装电梯能提升生活品质,那为何进度没有想象中顺利?原因在于诉求多、协调难。加装电梯背后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大多集中在三个问题上。

  加装电梯的钱谁来掏?平均算下来,加装一部电梯的成本大约在50万元到60万元,如果涉及管线迁改等,还要额外增加成本。电梯装好后还需要考虑后续维护费用问题,比如底层房屋的贬值、电梯的日常运维等。尽管目前各地政府出台了不少补贴政策,但仍然需要住户来承担较大一部分费用。同时,不同楼层、不同住户之间怎么分摊也是一大争论焦点。

  生活品质真的提高了吗?加装电梯的目的是“解放双腿”,但随之而来的噪音侵扰、采光受限、通风阻隔等系列问题又冒了出来,给住户带来新困扰。以噪音为例,老旧小区本就墙体较薄、隔音效果一般。曾有睡眠轻、难入眠的住户灵魂发问:“虽说电梯便利出行,但是我的睡眠谁来负责?”又如,住在一、二层没有出行困扰的住户,往往对加装电梯持反对意见,认为电梯将影响采光和通风,还可能减少绿化面积等。

  会影响房屋安全吗?有人曾把老屋加装电梯比作给老人做手术,“伤筋动骨损元气”。不少老房子因年久失修、受限于当时的建造技术,整体建筑结构基础相对较差。加装电梯可能会使楼房承受更大压力,使得主体结构受到一定影响,由此带来的墙体开裂等问题可能成为安全隐患。考虑到这些,不少人心里悄悄打起了退堂鼓。

  三

  “老楼加梯”既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也是一个矛盾交织、不容忽视的社会治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便容易引发冲突,导致“好事变坏事”。

  那么,面对老楼加梯众口难调的困境,又该如何努力调众口、得人心呢?笔者有三点看法。

  既是亲邻里,更要算明账。“老楼加梯之争”很大程度上源于“利益之争”。如何在照顾个体利益与追求社区整体利益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如何让高楼层住户和低楼层住户都能从中得到获得感、幸福感等,是化解矛盾、形成共识的关键。

  一方面,应当兼顾各方,综合考量多方利益,关照不同居民的合理诉求,特别是在资金统筹方面加强协调补偿,划分好出资比例;另一方面,设计更加科学的民主决策机制,如不少地方出台新规,将原先的“一票否决制”改为“表决达到一定比例”即可,以降低实施门槛。

  做好全服务,方无后顾忧。“老楼加梯”并不是“装好了”就行了,还得“用得好”,电梯的日常安全与保障、维修与管理都要一起考虑到位。只有“售前设计”和“售后保障”都到位,才能为“加”出便利、“梯”升幸福做好双保险。

  对此,相关部门、社区工作人员应当发挥积极性和专业性。从一开始就做好充分的宣传沟通、答疑解惑,使加梯政策为群众知晓、加梯业务被各方理解。此外,老旧小区电梯建设安全、使用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要派上用场,进一步厘清权责,提供制度保障。

  探索新路径,精准破难题,智慧在民间。经过多年探索,各地都有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比如,北京推出“加梯地图”平台,将全市楼房基础信息、加梯现状、是否具备条件等海量信息囊括其中,方便居民在线申请等;有地方推出“电梯+光伏”模式,利用楼顶和车棚顶部空间建设光伏电站,将产生的收益用来支付电梯运维费用。这些有益的探索可以因地制宜推广“复制”,在实践中迭代创新。

  小电梯,出行第一步,回家最后一步。把好事做好并不容易,考验的是寻求民意“最大公约数”的智慧、能力,更是为民办实事的决心、耐心。“老楼加梯”如何加出幸福感,让更多居民感受“一键直达”的美好生活,需要继续努力解答。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