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零度可乐”,交“零糖朋友”。在部分年轻人的社交领域,一股新趋势正在悄然兴起——“零糖社交”。
何谓“零糖社交”?从字面意思看,指的是一种不过分亲密甜腻的人际交往模式,在社交互动中保持自我独立性,与他人拉开适当距离,情绪价值的满足不过多依赖于外界。
对他人看似“没有期望,便不会失望”的“零糖社交”为何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我们又该如何看待?
一
“糖”,代表着“甜蜜”,但甜度过高也容易“黏腻”。就好比“零糖可乐更健康”一般,部分年轻人认为在“零糖社交”中更能建立起健康、平等的人际关系。
比如,社交活动“去伪存真”。俗话说,“朋友千千万,知己有几人”。倾向于“零糖社交”的年轻人不再为了社交而社交,更希望和理解、支持自己的人逐渐建立起稳定关系和深厚友谊。无需参加刻意维持关系的酒局饭局,告别各种社交平台的“塑料”点赞,而在深度交流中收获与朋友心灵上的共鸣。
比如,沟通联络自主自在。某机构发布的《2024年社交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在3817份有效问卷中,面对“和朋友相处的最理想状态”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年轻人表示“经常联系,但也有自己的独处空间”。部分年轻人表现出一种“社交松弛感”,在“零糖”的适度亲密中给自己留足空间,保持与人交往的边界感,更好地向外寻求情感链接。
比如,情绪价值自给自足。“零糖社交”不一味迎合他人而更注重“悦己”,将情绪价值的供给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从“发疯文学”在社交平台上传播,到线下来场说走就走的“短逃离”,这届年轻人更习惯于“做自己”,在社交生活中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寻求自洽与平衡。
二
继“打招呼障碍”“电话恐惧症”之后,“零糖社交”何以成为年轻人的社交关键词?在笔者看来,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节约“社交体力”的客观需要。现代社会,快速的地域流动和高强度的社会生活让很多年轻人倍感压力,导致他们线下“社交体力”严重流失,不愿意在发展建立人际关系时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而“零糖社交”实际上让社交关系变得轻松简单,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从而让有限的“社交体力”发挥最大效用。具体而言,就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去选择社交对象,而不被传统社交中的“地位”“身份”等外在因素束缚。
告别社交焦虑的有效方式。朋友圈凑齐九张图、实时关注点赞人数、针对不同分组定制不同内容……“精装朋友圈”的行为让一些人的“毛坯人生”被社交平台所关注、放大,催生出与他人攀比、对他人评价过分敏感等“社交焦虑”的症状。“零糖社交”通过减少对社交网络的依赖,实施适当“社交斋戒”,让人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于个人内心世界与生活质量,以真诚和平等为基础建立人际关系,而非在线上维持虚假的“社交繁荣”。
个体意识觉醒呼唤“为己社交”。传统的社交模式往往强调群体意识和群体归属感,而当代年轻人更倾向于建立一种基于自我实现和自我表达的社交关系,希望通过社交活动促进个人成长,而非受限于过度情感依附。从“为他人”到“为自我”,“零糖社交”强调的是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真实交往,让社交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
三
在社交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每个人的社交偏好都不尽相同。有人偏爱浓烈,有人钟情于淡泊;有人喜欢向外探寻,有人青睐向内求索。“零糖”或许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甜度”需求,但它的出现确实为我们探索社交生活方式带来了诸多启示。
“零糖社交”并非“零社交”,保持自我并非“与世隔绝”。“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中的先贤智慧与如今的“零糖社交”在观念上不谋而合,都倡导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一份淡然与真实,不为取悦他人而放弃自我立场。然而,坚守个性和独立,并不代表要遗世独立、远离人群。相反,它鼓励我们在维持个人独立性的基础上,去构建一种真挚且长久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和谐共存。
摆脱社交方式“公式化”,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无论是“零糖社交”,还是前段时间流行的“搭子社交”,都不是解决所有社交问题的“通用答案”。每个人的个性与成长的背景、所处的环境都大不相同,适合每个人的社交方式也并不一致。我们应该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断尝试探索更多可能性,去找到与自身最契合的社交方式。毕竟,社交的本质是连接人与人,以真心换真心。
抓住自身的确定性,不必与流行为伍。如今社会快速发展,可能一个人上一秒还在交“零糖朋友”,下一秒就又在寻求“虚拟陪伴”。所谓的社交趋势就像一阵阵来去无踪的风,盲从跟随并无意义。归根结底,人是万物的尺度,过自己想要的社交生活,就是最好的社交生活。
“零糖”或“有糖”社交,取决于个人对“口味”的偏好。“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每一个人都能在社交汪洋里,放心灵的小船畅游,寻自己的岛屿靠岸,为生活增添几分恰到好处的甜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