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呢”“你不会自己看吗”“你要这么想,那我也没办法”……面对爱你的人,你是不是也经常变成“反问小能手”?明明可以好好说话,却忍不住情绪翻涌、恶语伤人。
社交平台上,“为什么容易对家人发脾气”等话题总是引发热议。众多网友分享亲密关系中的“窒息时刻”,更让人感同身受。
这种坏脾气究竟因何而起?“亲密魔咒”又该怎么解?
一
很多人容易对亲近的人发脾气。无论是正话反说的揶揄、冷嘲热讽的打击,还是话里话外的烦躁、抱怨,总是伤人于无形。
有时是小题大做。检索一些平台关乎情感的帖子,柴米油盐引发的争吵占了一大半。情侣之间回消息不及时、东西用完不放回原位……每一桩每一件,都可能成为引爆情绪的导火索。
发脾气的人觉得“顺手的小事都做不好,还像话吗”?对方则不解“这点小事,至于吗”?关系双方,都站在了各自的情感立场上,各有各的委屈与不满。
有时是关心则乱。俗话说:“爱之深,责之切。”有些人觉得,正是因为希望对方能更好,自己才会关心、约束对方。然而,“以爱为名”的关心,有时也让人迷失方向。
一项调查显示,本是蕴含关怀与期待的话题,如学习成绩、身体健康、工作情况等却成了“家庭语言暴力”的重灾区。心里想着“我为你好”,但有时恨铁不成钢,开口就夹枪带棒,忘了循循善诱,将担忧与关怀都藏在了苛责里。
有时是故意冷落。如果一段关系里只有倾诉没有倾听,其中的无力感与杀伤力不亚于一声怒吼。“今天顺利吗”“还好”“吃得好吗”“还行”……热腾腾的分享只收到一个干巴巴的回复,不禁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无力感与孤独。
呆在一起相顾无言,情侣吐槽“感情淡了,没话说了”,父母感慨“孩子大了,没有共同话题了”。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却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温暖的港湾”变得不再温暖。
很多时候,坏脾气都被包裹在“一时冲动”和“并非故意”的面具下,但带来的后遗症却长久而深远。研究显示,59%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曾在童年遭受过语言暴力。“多大点事情,玻璃心的人怎么长大的”“说两句而已,至于这么记仇吗”……亲人、朋友等的负面言论与消极情绪极易让人陷入长久的自我怀疑和抑郁。
当这种痛苦无法被消化时,有些人便从坏脾气的“受害者”变成“施暴者”,活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样子”,甚至走向暴力。
二
逞一时之快却造成了长久的内耗,这种精准传输的坏脾气不仅让亲密关系常年“低气压”,也把生活过成了一地鸡毛。我们为何这么容易在挚友亲朋面前“破防”?
有人觉得,不是我想发脾气,是我爱的人总让我生气。在一段健康的关系里,每个人都希望情感能自由地表达,同时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回应。但限于年龄、性别、成长环境等因素,人与人的悲欢往往并不相通。
比如,你要的“爱的象征”,ta可能认为是“智商税”;你甘之如饴的“舒适区”,可能撞上了对方“一点就着”的“敏感点”。我们希望别人能“更懂我”,但却把问题憋在心里,最后沟通失效,于是争吵、冷战就都来了。
有人觉得,保持好脾气太累了,只想释放一下。心理学上有一个“踢猫效应”,即负面情绪会沿着社会网络传递,没有“软柿子捏”的人只能踢一脚路边的小猫发泄情绪。这是一种典型的负面情绪迁移,反映在亲密关系中,就是我们常说的“窝里横”。
《围城》中方鸿渐曾经做过反省,“从前受了气,只好闷在心里……现在可不同了,对任何人发脾气,都不能够像对太太那样痛快”。生活中的“方鸿渐们”被同事阴阳、遭领导批评,为了维持表面和谐隐忍不发,但情绪不会消失,在亲密的人面前就会忍不住“爆炸”。
还有人觉得,“会哭的小孩有糖吃”,被偏爱的可以有恃无恐。当我们深爱一个人时,往往在他们面前感到最安全、最放松,自动“卸下”面具,甚至“退化”为任性的小孩。就像有些网友反省的那样,“我们对亲密的人发脾气,其实是一种聪明的任性——我们潜意识里知道对方爱自己”。
爱有时带来了可以肆意妄为的错觉,一些毫无顾忌的宣泄、脱口而出的诘难,背后依仗的是对方对自己的包容。比起把道理讲得通透,有的人更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无条件的接纳和认同,毫不顾忌这种无意识的“特权情绪”有时会伤害到对方。
三
人是感性动物,难免会有情绪波动。但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任何一段亲密关系,都不该“以爱之名”随意发脾气,或是施加冷暴力。那么,到底如何对待这坏脾气,笔者有几句话想说说。
即使再亲密,也别活在“过度期待”里。大多数时候,我们对亲密之人发脾气,不是真的要伤害对方,而是期待更高质量的相处模式,想要遇见更好的ta。但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并不能套进一个标准答案里。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让有的人陷入改造他人的执念中,“我为你好”“为什么这都做不到”等说辞才会脱口而出。
不如关掉滤镜、停止比较,无论是亲人、情侣还是朋友,都不要自以为是地去爱,把对方“捏”成你想要的模样。那是索取,不是爱。别让自己的情绪被对别人的期待所裹挟,从心里接受真实的对方,也直面真实的自己。最好的状态是尊重,并允许任何情况发生。
重视情绪,但别乱发脾气。张扬个性的时代,“拒绝精神内耗,有事直接发疯”之类的话语流行于互联网……光是念出来就自带爽感的句子受到不少“性情中人”的追捧。但事实上,任性宣泄情绪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劝导别人时的理解,占了理时的谦让,面临冲突时的大度,都是一种更为成熟的处事方式。无论是职场人际还是亲密关系,个性不意味着锋芒毕露,表达也不意味着就要声嘶力竭。就算是亲密之人,也没有义务为你的坏情绪兜底。
当“情绪怪兽”来临时,避免坏脾气的堆积与发酵也很必要。试试去自然中看一场落日、吹一吹海风;或者去“GAP DAY”“Citywalk”一下,“冷却”情绪、释放压力。给自己充好电,才能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爱你的人。
爱是本能,更是一门学问。没有万事合拍的夫妻,也没有一切完美的家庭。从独立的“你”和“我”变成“我们”,亲密关系中的不安与试探、原生家庭的分离与牵绊都是常事。出现问题时的一万句“都怪你”,不如一句“我们一起想办法”。
有人说:“爱情本来就没有多大涵义,全靠智慧和道德生化出伟美的景观。”不要动不动就争对错、谈三观,在彼此迁就与退让中,把真实的情感与需求传达给对方,免去坏情绪的放大与迁移,才可能找到爱的“最优解”。
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催着我们不断向前,但别忘了停下来,看看爱你的人。越是亲近的人,越要仔细对待。我们要表达爱,也要学会爱。
或许,我们可以勇敢地脱去“愤怒”的情绪外衣,送上一个温暖的拥抱,不仅能温暖对方,也能浇灌“枯萎的自己”。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