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关于学术圈“论文代写”,有这样一个段子。说有研究生常收到类似广告的“侵袭”:你需要发论文吗?需要找人代写吗?如果不需要,那么你想成为写手吗?在笔者看来,这虽然是段子,却也反映出当前学术界存在的一种不良风气:为了求快而放弃了求真求实。
孟子有一句话:“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也就是说,任何事物,若能养护得当,便会茁壮成长;反之,若缺乏必要的养护,必将逐渐消亡。
在笔者看来,学术研究这件事尤其如此。真正有水平、有思想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都是通过日积月累积淀逐步“养”成的。那么,当前我们的学术研究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学术为何要“养”,又该如何“养”成?
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学术研究似乎被裹挟进了一股“求快”的旋涡中。“快餐文化”除了在餐饮业盛行,也渗透到学术圈。比如,在“快闪”式创作模式下,一些学术作品在极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有网友就发问,有的高校教师,一年发十几篇甚至几十篇核心期刊,这真的有在精打细磨做学问吗?
在学术领域,一味求“快”往往会带来“浅”和“浮”。在速度与数量攀升之时,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原创成果又有多少呢?毫不夸张地说,这种模式下的学术作品像极了流水线上的产品,千篇一律,缺乏灵魂。
学术不端等学术污染性行为也时有发生。古往今来,人们对知识的敬畏、对学者的仰慕,彰显了这片土地对求知的尊崇。在我们印象中,学术界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处,是崇尚干净的地方。但长期以来,学术圈频频上演学术不端丑闻,抄袭、剽窃、造假等行为不同程度存在,更有甚者,为了追求名利,不惜篡改数据、伪造成果,将学术的严谨与真实抛诸脑后。此类现象使得学术生态受到破坏。
此外,一些原本旨在激励科研人员的政策和人才称号,在现实实践中也变了味。为了快速摘得这些“帽子”,一些研究人员不约而同转向周期短、见效快的研究项目中。这种做法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初衷,也助长了学术界的浮躁和功利之气。
中国古人认为读书如煮药,需猛火煮开,再以文火慢熬,药效才会逐渐显现。这个比喻形象又深刻。真正的学术研究,体现在对知识的深入探索与挖掘发现,是对每一处细节的极致追求,更是人类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深入,它不是一项可以迅速完成的任务,而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研究和验证,要慢慢“养”成,用心“熬制”。
王阳明说,为学大病在好名。对于做学问,他有自己的潜心之道。有学生问他,“知识不长进,如何?”他说,“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正是因为他在龙场苦苦思索,即使面临艰难困顿,仍然潜心钻研学问,才终于悟出了格物致知之理。
二
那么,造成这种浮夸和浮躁风气的根源是什么呢?应该相信,绝大部分学者在选择踏入学术圈的那一刻,一定是怀揣着一腔潜心做学术的热忱而去的。因此,不能简单地把症结归至研究人员群体本身,而应该从更综合的层面来分析。
比如,资源分配不尽合理。学者并不生活在真空中。像目前科研项目的经费主要以竞争方式分配,而稳定支持相对较少。为了在短时间内争取到更多资源,部分人员不得不选择走“短平快”路线,想方设法让项目和经费迅速“流动”起来,一味追逐一些热度高、变现快的项目,而对一些需要投入时间精力较多的项目,则可能避之不及。如果任由这种舍“质”取“量”的做法肆意扩展,学术界就不可能推出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
比如,评价标准有待完善。尽管“破五唯”改革一直在大力推进,但片面将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仍然存在。学术成果质量的评价有时仍会受到人情关系等因素的不良影响,适合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仍然有待完善。庞大的青年学者群体面对着数量有限的“帽子”,“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每个人都想要去争一争。这种不良竞争,则可能扰乱人才的自然成长规律,甚至滋生学术不端行为,伤了学术的根基。
再如,考核压力比较繁重。不可否认,高校和科研单位设置评价指标、建立人才评价机制等,有利于激发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然而,重大课题、项目经费等指标仍然在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对学者的考核机制当中占重要分量。据了解,各类考核指标往往还会被分派给个人,这无疑增加了学者群体的压力。而如若完成不了任务,不但“非升即走”,甚至还要返还曾拨付的经费等,导致不少学术界人士喘不过气来,只能鞭打快牛,为了达标去求快。
诚然,一些单位已先行改革,逐步拓宽人才评价渠道,制定更加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更加多元的人才评价标准。这是一个积极的开始,但在执行过程中,部分新的评价标准尚未得到如“帽子”般的广泛认可,仍然需要时间去进一步完善。
三
学术作品不是速成的“快消品”,它需要经历耐心的打磨,需要和时间做朋友,就像精心呵护幼苗,生长有其规律,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笔者认为,“养”学术首先要想明白以下三个问题:
学术需要慢养,不能速生。每一项独到的发现,每一次思想的飞跃,每一部伟大的著作,都经过千锤百炼的付出,即使偶尔有“灵光乍现”,背后也都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长期的积累、不懈地探索和持续的思考。那种红红火火一阵风似的研究,可能看似热闹非凡,却没有多少“干货”,也很难流传下去。唯有去功利化,以“慢养”的态度做研究,投入真心真情,执着地贴近大地,才是对学术的尊重、对知识的敬畏,也才能让做学问这项朴实的工作回归本真、产生价值。
学者需要积淀,最忌浮躁。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实际上,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是朴素的方法论,也是对广大学者的有益启示。做学术讲究博学深思、沉潜无华,深耕某一个领域,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就难以抵挡名利诱惑,甚至主动追名逐利,肯定会影响学术品质。
其实,在我们的高校和研究单位里,从不缺乏那些以跑马拉松式的毅力和定力来做学术的学者,他们用一生的孜孜以求,诠释了师者本色、学者本色。比如,“敦煌女儿”樊锦诗,在漫漫黄沙中从事文物保护研究工作,守护敦煌60多年;莫砺锋教授要求自己在学术上“进”得去,在普及上“出”得来,他曾说,愿为唐诗宋词这座“大山”当一辈子导游。这些“择一事终一生”的学者,应该成为最亮的星。
生态需要呵护,谨防污染。学术生态是学术发展的土壤,一个健康、良好的学术生态能够孕育出更多优秀的学术成果。呵护学术生态,得下点“精耕细作”的功夫。
一方面,用好用活学术评价这个学术发展的指挥棒。在评价标准上,针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特殊性,更加突出质量、创新和学术贡献,适当淡化一些过度的量化指标;在评价考核周期上,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合理设置,鼓励学者真正静下来,潜心做学术;在评价资源分配上,要加强监督,做到更加公开透明有序。另一方面,要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针对学术乱象下猛药、出重拳,坚决捍卫学术“纯洁”。
学术之路,慢养深耕,绝非一日之功;学者修行,重在积淀,浮躁难成大器;而学术生态的培育,更需我们精心呵护。讲到底,只有具备“静待花开”的智慧和“踽踽独行”的勇气,才能让学术在时间的沉淀中绽放夺目的光彩。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