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别让学校运动会变了味

字体:
—2024—
10/14
09:10:04
2024-10-14 09:10:04 来源:浙江宣传

  每年十月,很多学校按惯例都会举行一场秋季运动会,然而,部分学校比拼的,除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外,还有开幕式入场时的“花样”。

  为了寻求出彩,学生穿上古装、戏服、迷彩服,或者COS影视剧造型,甚至还有吊威亚、骑马、踩平衡车入场的。为了几分钟的表演,有些班级甚至花费过万元,让家长为此叫苦不迭:“穿一次就扔的演出服,年年买,小学买了6年,初中还在继续……”

  学校运动会举行开幕式实属正常,但过分追求入场的“仪式感”,是否走向了一种形式主义?

图片

  图源:“教育之江”微信公众号

  一

  秋高气爽的时候,举办一场运动会本是恰到好处。在繁重的学期中间,让学生有一个放松的时间,同时还能锻炼身体,以及在比赛中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许多人的记忆里,学校运动会就是一场欢乐的派对。

  然而,近年来,开幕式在部分校运会上的“戏份”越来越足。原来穿件校服列个队就可以的入场仪式,升级成了服化道、舞蹈表演、创意的全面比拼,让运动场成为了“秀场”,费娃、费家长还费钱。

  一方面,噱头变多,开幕式像是文艺汇演。从无人机到航天模型,还有“熊猫服”“航天服”等各类服饰,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了放飞和平鸽、氢气球等环节,不遗余力地追求“新奇”“亮眼”的视觉效果。特别是主席台前的展示亮相,原来只要整齐划一的几个动作就可以了,现在要求编排得有新意且能吸引眼球。

  运动会举办前好几周,班级家委会的成员就会组织策划起来,除了购买服装道具外,有些甚至会邀请专业舞蹈老师,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排练动作。

  一场运动会下来,统一的服装,定制的道具,邀请的化妆、舞蹈老师,花费着实不少,最后都是由家长们承担。

  与此同时,参与感减少,运动会成了少数人的赛场。开幕式表演成为“秀场”的另一面,是比赛场上开始出现了“秀”味。运动会上,真正能动起来、参与运动项目的孩子是少数,更多的孩子成了“看客”。为了安全感和秩序感,各个班级被安排坐在规定好的区域,除了参加比赛等,不得到处走动。很多学生觉得无事可干,或是在看台上闲聊吃零食,或是看书做作业,总之跟运动无关。

  “兴师动众”的仪式感,与“少数人”的欢乐场形成鲜明对比,也让学生运动偏离了初衷。

图片

  网友分享的运动会开幕式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二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鼓励学生多参与运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运会则是一次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在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当下,为何学校运动会却有点变味了呢?

  攀比心理。运动会是班与班之间的较量,老师不免也暗暗较劲,担心自己班级的入场式不够“出彩”。而且,以班级为单位,校运会上一般会设立出场仪式的评比,看到别人班的孩子服装精致、道具齐全,获得了学校表扬和舆论关注,内心不免会有些失落。

  于是,原来只想穿着校服简单排练下的班级,也加入了比拼的行列,从最开始的比服装比道具,再到后来的比新奇比吸睛,一年比一年卷。每年不重样的追求,也注定了买来的服装道具只能用一次,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从众心理。在一些班级中,还是有众多家长并不情愿加入运动会的花样比拼,但却很少有人愿意站出来表示反对。他们觉得,运动会一年也就一两次,十分难得,别的家长没有反对,自己也不好说什么。为了孩子,即使要花费一些钱、占用一些精力,也只好表示接受,并且为了让孩子有更出彩的表现,甚至不惜卷起来。

  任务心态。有些学校并没有真正重视体育教育,而是将举办运动会作为一项任务。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让运动会“看上去很精彩”,而不是考虑让更多孩子参与运动。一个隆重而盛大的开幕式,正好符合了这个目的,也适合拍视频、照片在网络平台宣传。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校本着以学业为重的出发点,也不愿孩子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在运动会上。

  此外,安全责任也是学校及相关部门的考量之一,运动场上孩子这么多,如果不进行严格的约束管理,万一出个安全事故,对家长和社会也不好交待,还可能引发纠纷,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三

  学校举办大大小小的运动会,在开幕式上适当下一些功夫也有必要。但如果仪式感变成了负担,违背了举办运动会的初衷,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纠偏了。

  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运动会不是为了图个热闹、做做样子,而是为了给学生带来健康,让他们找到运动的乐趣。其中,入场仪式是展示一个班级风貌的机会,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商量出方案来,而不是由家长代为决定。作为学校,应多引导学生发挥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而非依赖财力来堆砌排场,加重家长负担。

  且不说入场仪式是否应该作为运动会的一个评比项目,即使要比,比的也应该是学生的精神面貌,而不是比“谁的道具多、谁的衣服贵”。如成都某小学将运动会入场仪式变成了运动展示,老师家长都感到“轻松多了”。

  培养理性的“胜负观”。一场运动会,核心要素还是体育运动。因此,举行运动会是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一课,比如怎样培养理性的“胜负观”。在竞技体育中要不怕竞争,全力争胜是对比赛和对手的尊重,但也要宽容看待自己或同学的失败。特别是在团体项目中,应理解个体与团体的关系,不抱怨队友,勇于承担责任。

  此外,运动会前,除了比赛训练之外,引导学生学习文明观赛礼仪也十分重要,这样也可以减少场上的安全隐患。

  提供更多的“参与感”。很多学校的运动会还在沿用传统的田径项目,让部分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唱主角”,大部分孩子游离于运动会之外。

  学校运动会不同于其他运动会,面向的是全体师生。在竞技体育项目之外,还应该多花点心思,增加一些趣味项目,设计一些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团队合作项目,为更多学生提供运动会的参与机会。

  学生是运动会真正的主角。学校运动会的美好,在于以运动的感染力和鼓舞力,展现青春少年的阳光与朝气,使运动会成为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