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强国,自苏联解体以后,便无人能出其右,一直以霸主的身份自诩为“山巅之城”。
但即便拥有了如此“殊荣”,美国似乎总是很焦虑。近期,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受到全球关注,党派之争从频频上演“闹剧”到不断走向撕裂和极端,很多国家担心,美国局势的不稳定将波及自身。身处其中的美国公民更是表达了这种担忧。近日,有美国民调显示,76%的选民认为“美国民主正受到威胁”。
由于美国在全球的特殊地位,他的焦虑并非“一家之事”,甚至可能让这个世界跟着不安,由此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风险。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
美国的这份焦虑,有几个鲜明特点。
担心别人比自己好。大国首先应是格局大、胸怀宽广,所谓“化蝶后,莫作蛹中态”。但非常遗憾的是,美国与其所处地位相比,少了许多气度。有人形象地指出,“美国要让大家都围着他转才开心,让一举一动都在他眼皮底下才放心”。忧虑之下的美国全方位扫描其他国家,试图不断扩大自己的雷达探测区,通过侵入云服务器、利用海底光缆等手段进行无差别监听,从竞争对手到盟友,从各国政要到科研人员,都是他的追踪目标。
从底层逻辑讲,美国这样做,是因为打心底并不希望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担心被超越。2021年美国总统拜登在其就任后首场记者会上毫不掩饰地表示,“不会让中国超越美国”。其实,并非只有中国享受了这份“待遇”。20世纪80年代,当日本经济大有追赶美国之势,美国通过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等沉重打击了日本经济的元气,日本此后进入“失去的三十年”。
遇到问题习惯性掩饰。大到国家,小到个体,都会碰到问题甚至做错事,这很正常,改正、解决就行了。但美国有时像一个不愿承认错误的小朋友,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找一些借口为自己开脱。比如,关于枪支暴力的问题,美国民众反应一直很强烈,但历届政府只能“干吼”,把问题归咎于犯罪分子或枪支制造商等外部因素,从而掩饰自身治理能力的缺陷。
面对国内一系列发展问题,美国也是习惯于转移公众和媒体的关注点,以此缓解内心的焦虑。尤其是国内制造业日益疲软,美国把自己扮演成“受害者”,将矛头指向中国等后起之秀,认为是别人“占走了美国的便宜”,“偷走了”美国的制造业。
总是刻意强调“我还行”“我最行”。从特朗普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再到拜登的“America is back(美国回来了)”,这几届政府都高呼让美国重回高光时刻,都在告诉民众美国还行。今年8月,哈里斯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演讲时多次高喊,“我们不会倒退到过去”。
有些时候,越刻意强调什么,反而越暴露出来内心的忧虑。比如,全球经济下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受到冲击其实在所难免。前段时间,美国大幅修改就业数据,对此有美国经济学家表示,本次修正不是美国“失去了这些就业岗位”,而是“就业岗位数量从来就没有那么高”。
二
美国奉行的是“丛林法则”“美国优先”,同时也埋下了焦虑的种子。所以,拉长时间轴线看,美国的焦虑由来已久。今天美国的焦虑,原因有多个方面。
就外部而言,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美国将中国作为“假想敌”,视为“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担心自己的地位被撼动。所以一直坚持“零和博弈”的思维,封锁打压中国,试图通过“脱钩断链”等方式把中国“按住”,拉开与美国的距离,这样自己就安心了。
不只针对中国,美国还总以“世界警察”的身份插手国际事务、干涉他国内政,这一行为被很多国家和民众批评,认为其不仅没有履行好大国责任和担当,还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还有一些国家想方设法摆脱美国的控制,期待更多的自由。这也让美国深感忧虑,担心自己对世界的“掌控力”受到冲击。
从美国自身看,也面临不少压力。经济实力一直是美国引以为傲的“金钟罩”,但近些年美国经济持续疲软,特别是“美式民主”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加剧了社会撕裂。美式选举不断刷新外界的认知,党派之间冲突不断,政治暴力等非理性行为明显增加。不少专家学者表示,2021年1月6日的“国会山骚乱”事件,是对美国政治制度的重大挫败。
为了赶走焦虑,美国想了不少办法,但方向、思路和逻辑都出现了偏差。比如,这些年,打着“重回多边主义”的旗号,拉“小圈子”、搞集团政治,以意识形态划界、阵营对抗的方式割裂世界,甚至在一些国家策划“颜色革命”。这样一来,美国不仅没能有效摆脱焦虑,还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将“负能量”向外界传导放大。
三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本应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如果把焦虑演变成攻击别人的利器,最后谁也无法独善其身。针对美国现阶段的焦虑,笔者想到了三句话。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光明。在这个谁也无法逆转的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相互依存,一枝独秀的格局不复存在,这并不是愿不愿意、接不接纳的问题,而是谁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允许别人变好,是一种胸怀与格局。若是始终抱持“零和博弈”的思维,试图阻碍别人前进的脚步,一定会有成本和代价,正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这个世界是多彩而立体的,要允许它不只有一种模式、一种声音、一种道路。哪怕做不到为别人的成功喝彩,但起码不要去做那块“绊脚石”,否则只会让自己陷入焦虑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尤其需要多一点信任与相互支持,不能动辄自身利益至上,“千疮百孔”的世界已经无法承受更多的扰乱和破坏。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这句名言出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现在用在美国身上是很贴切的。与其绞尽脑汁转移焦虑、推卸责任,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解决自身的问题。
就像美国反复炒作的“中国产能过剩论”,花这些精力和心思去炒作、打压,还不如自由竞争。大大方方地推动平等市场准入,既让美国民众获益,也促进自身产业转型升级,这才是双赢。国家与个体一样,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自己才是领航员。没必要想着怎样比别人好,而是努力比过去的自己好,这才能赢得尊重,才是对抗焦虑的良药。
别借“我是为你好”之名,让无辜者为你的焦虑买单。近年来网上流行一句话:有一种伤害叫“我是为你好”。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美国的焦虑外溢现状。在国际社会中,美国常常本着“我是为你好”的态度,推行自己的方针、政策,本质上并非真正为别人着想。
例如近些年,美国陷入“芯片焦虑症”,然后就开始借着“振兴芯片产业”的由头,为外国芯片企业戴上“镣铐”,让全球芯片企业为其产业振兴买单。这种表面的“为你好”,正是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没有谁是永远的赢家,所谓“浮云转有常情”。不管上台的是特朗普还是哈里斯,美国要赶走焦虑,恐怕还是先要放下心底里的执念。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