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海边的石头世界

字体:
—2024—
11/01
08:33:14
2024-11-01 08:33:14 来源:浙江宣传

  “层层房屋鱼鳞叠,半依山腰半海滨。”在浙东沿海,常能看到一座座石头房子连缀于山海之间,形成一处又一处渔村,这是世代渔民的安身之所。在坚固而质朴的石屋里,渔民们与海浪“搏击”、和生活“对线”,也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每一块石头,似乎都镌刻着过往的风雨与沧桑;每一道缝隙,似乎都藏着渔家人世代相传的温情与梦想。石屋,诉说着或坚韧或柔软的往事,点缀着海边独有的风景,也串联起渔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图片

温岭市石塘镇海利村 图源:“台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一

  “石头山下石头屋,石头屋前石头路,屋咬山,山抱屋……”在浙东沿海的嵊泗列岛、象山石浦、温岭石塘等地的渔村,仿佛一切都离不开石头。

  石屋是“浙派民居”的代表之一,完美融合了自然与工艺,闪耀着海边人民“天人合一”的智慧与匠心。浙东南多丘陵,渔民们巧妙地利用当地的山石,既抵御了海潮的侵蚀,又能抗住夏季台风的肆虐。这些石材天生具备抗风化特性,使得石屋得以历经风霜,保存至今。

  建造石屋时,先民遵循着世代沿袭的智慧。沿海多雨,石屋斜屋顶的设计让雨水可以自然下流,墙侧的排水沟进一步确保了排水的顺畅。为了增强防风抗台的能力,石屋屋顶常压以石块,门窗则设计得又窄又小,门板更是深深嵌入门里二三十公分,为家提供了“多重保险”。

  依山傍海而建的石屋,参差而又别致。石屋往往建造得非常集中,甚至门窗都贴得很近,这种布局不仅适应了地形变化,也在“挤”中营造出温馨和谐的邻里氛围。

  渔业生产繁忙的时候,这家出海人手不够,可以喊上邻里搭把手;那家屋里头缺点啥,另一家顺手就补上;一家到点开饭了,另几家也来凑一起吃……在日常生活中,渔民们共享资源、共享欢乐。

  在温岭石塘这座以“石”为名的小岛上,居民大多从闽南迁徙而来,世代以渔为生。闽南风情、海洋文化等融入石屋,造就了一番别样景致。石梁门框、镂空雕花的石窗、崎岖而坚挺的台阶……构成一个粗犷又不失精巧的石头世界。

  如今,这些石屋村落已成为热门的旅游“打卡”地,游客纷至沓来。在角落石凳上唠嗑聊天的老人、嵌入转角的怀旧风小卖部,勾起人们的童年回忆;在蜿蜒而沧桑的街巷间,时间仿若静止,唯有爬满青苔的石板路,默默诉说着。

图片

温岭市石塘镇海港村石屋群 图源:“温岭旅游”微信公众号

  二

  有人说,中国的建筑艺术,留存于具体而鲜活的社会生活里。相较于精美、宏伟的传统建筑,蔓延在浙东南沿海的石屋,像日记一样,记录着海边人家的点滴。

  石缝间的生活美学。漫步石屋群中,会发现每一间石屋都不尽相同。宏大者,有四合院一样的院落,台门、厢房、主房及围墙布局巧妙,气派非凡;而小巧者,则“三两抱团”,简约中透露着温馨与亲密。然而无论规模如何,这些石屋都很有生活气息。每家每户的窗沿、门前、墙根,几乎都有花草盆栽点缀,以生命之绿柔化了石头的冷硬,为生活添了一方明媚。

  砖瓦里的岁月柔情。石屋不仅是家,也是海边人生活方式的缩影。靠海吃海的渔民世代居住于此,石头墙下是随意堆放的渔具,石头路前立几根竹竿摊晾网具,石凳上渔女们穿梭织网补漏。若是渔获丰收,院子里的竹架上、矮墙上便会晒满各式各色的鱼鮝。此外,“扛台阁”“大奏鼓”等“限定”渔家习俗,也会在节日里绕着石屋上演。在这石头做的世界里,丝丝海味成了代代渔民挥之不去的记忆。

  质朴中的艺术留白。石屋之美,美在质朴而又不失匠心。有的石屋以多边形或椭圆形石块与黄泥混合垒砌,石与石间自然“咬合”,交错出一种不规则又共生的美感。有的则选取大块平整石材,垂直砌就,墙体严丝合缝。几乎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美术家、摄影家和作家等前来探访,在层层石屋、缕缕炊烟、片片帆影中,寻找“灵感的缪斯”,感受来自大海的宁静与深远。

图片

温岭市石塘镇海港村石屋、石巷、石阶 图源:石塘镇人民政府

  三

  时光流逝,古老的石屋在布局、结构等方面渐渐与现代生活需求“脱节”,许多居民陆续向外迁徙,留下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为什么还要留下看似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一方石屋?

  海边岁月的见证者。海边的石屋,在时间的流淌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有人在游览石屋后写道:“旧一点也没关系,旧只是一种状态、一种存在,也是一种回归,更是一种境界……”古老的石屋是一本值得读了再读的书,浓缩了海边人依海而生、繁衍生息的生活哲学与历史文化风貌。石屋作为一种浙东沿海传统的民居形式,在环境、结构、布局、房屋装饰上都写满了沿海人民独有的“精气神”。

图片

温岭石塘海边石屋 图源:“魅力台州”微信公众号

  守护烟火的治愈者。画家吴冠中在《渔村十日》中写道:“老屋有性格,有烟熏的黑脸,有水浇的泪痕,院里犹绽花朵的老树,久经沧桑,说不尽的喜怒哀乐。”石屋也成为乡愁的化身,它让从石头房里走出去的游子,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山、海、石的牵绊与记忆。

  同时,传统民居因拥有人与自然的亲密感,正成为许多城市居民向往的空间。小渔村石头房里的悠然与平和,吸引着许多渴望逃离喧嚣、寻找心灵归宿的旅人。踏入这片土地的人,可以慢下来,和自己对话,好好休整一番。

  寻见新梦的开拓者。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在保留其文化底蕴的同时,满足现代人对生活舒适性和审美自由的追求。通过“活化利用”的方式,将这些石屋融入当代生活,不仅能够延续其生命力,还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多年来,随着大众视野的重新聚焦,这些石屋的经济价值不断被挖掘。比如在温岭石塘,经全面改良升级后的精品石屋民宿已成旅游“爆款”。十几年前门庭冷落的石头“碉堡”,如今在节假日一房难求,闲置石屋资源被盘活,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也得到了提高。

  盈盈渔灯与悠悠烟火,宁静大海与滚烫人生,石屋正以独特的色彩与气质,牵引人们重回海的故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