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丨你在付出“情绪劳动”吗

字体:
—2024—
12/04
10:29:22
2024-12-04 10:29:22 来源:浙江宣传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职场上,就算情绪不好,也要对同事、客户笑脸相迎;和家人发生矛盾时,会尽量压抑情绪;在社交场合,刻意维持礼貌的微笑和得体的举止……如果你也有过这些感受,那么很可能是在付出所谓的“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有时候会无声地消耗我们的精神能量。社交媒体上,“上班的累是来自情绪劳动而不是工作本身”“为什么说情绪劳动是最累人的”等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

  那么,“情绪劳动”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又该如何缓解呢?

  一

  1983年,美国有位社会学家在其著作《心灵的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中首次提出了“情绪劳动”这一概念。所谓“情绪劳动”,指的是除了体力和脑力劳动之外的第三种劳动形态,是为了让他人感到满意和舒适所付出的、常常被忽视的工作。

  比如“情绪伪装”。在一些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经常需要保持友好和耐心,即便他们内心未必感到愉悦。比如,电影《逆行人生》中的外卖骑手,为了符合平台要求,每次被抽查时都要强挤微笑,哪怕刚刚在拥挤的车流中历经波折,或是为了多送几单正饥肠辘辘。对此,有人坦言,“您所感受到的情绪价值,其实都是我做的工”。

  比如“情绪配合”。为了融入群体生活,“合群”俨然成为一种社交潜规则。职场上,有的员工为了表现出对老板的赞同,不得不放弃个人想法,频频点头,表示“老板说得对”。这种“情绪配合”不仅体现在职场,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在。社交场合中,即便对讨论话题没什么兴趣,你可能也会强打精神、被迫营业、随声附和,只为不破坏大家的兴致,以免显得格格不入。

  比如“情绪抑制”。网上曾流传一个视频:某高速收费站通车,一位司机因不满办事速度而辱骂收费员。刚工作没多久的收费员委屈得直抹眼泪,但当下一辆车通过时,又立马擦干眼泪、换上笑脸。网友看了这一幕后,纷纷表示心疼。不少人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有时在工作中遭逢情绪失控,但为了不影响工作,也只能默默将情绪“咽下去”。

  与职场中不同,家庭里的“情绪劳动”时常“隐匿”在日常琐事背后。它不只是做饭、打扫等体力活,更多的是家庭成员间情绪的调动与维系。比如有的父母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情绪,将对工作、生活的焦虑埋藏心底,强装出乐观积极的形象。这些“情绪劳动”旁人不一定看得见,自身感受却满是辛酸。

图片

  部分网友对“情绪劳动”的看法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二

  “情绪劳动”有时就像个遍斥负能量的“泥沼”,悄然改变人们的行为与心态。有调查显示,25.1%的受访者觉得倦怠感的来源是情绪消耗严重。那么,“情绪劳动”为何会带来如此大的负担?

  微笑面具难以卸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有些服务类企业为了“卷”口碑、“拼”声誉、“造”话题,要求店员付出“情绪劳动”,把微笑“面具”牢牢“焊”在脸上。据报道,今年网上热议的两起咖啡店冲突事件,店员之所以歇斯底里,原因之一就是在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之外,还被要求始终对顾客保持微笑服务,哪怕是面对顾客的刁难,于是,“情绪劳动”压力过载而失控。

  线上情绪输出加剧。随着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传统基础性工作逐渐被机器取代,人们的劳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挤压,为了拓展“增值服务”,“情绪劳动”便可能在悄然间加剧或强化。此外,一些公司建立了工作群,员工不仅要在实体空间中付出“情绪劳动”,还需在网络空间里维持积极的沟通姿态,比如上级在群里说话一定不能让他的话“掉在地上”,回复“好的”“收到”不仅要及时,还要加上笑脸,时刻情绪饱满、稳定运转。

  情绪回馈不成正比。从社会交换理论来看,人们在人际关系中往往期望能够获得情感支持、归属感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回报。而当这种付出与回报的“天平”出现倾斜时,“情绪”就会变成一种负担。比如在一些友情关系中,可能存在一方总是单方面地扮演倾听者和安慰者的角色,但当自身有需要时,另一方却很少给予相应的情感反馈。随着时间推移,付出较多的一方必然会感到心力交瘁,仿佛情感能量被不断“抽取”,俨然成为负能量“垃圾桶”。

  三

  有人说,情绪资源就像体力和脑力一样,是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是稀缺的。长期大量投入“情绪劳动”而缺乏足够补给,可能导致情绪资源枯竭,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如何减少“情绪劳动”及其带来的负担?

  给自己划个边界。“情绪劳动”的一个特点是它往往具有渗透性,使得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因此,当你明显感到心力交瘁时,记得要尊重自己的基本感受,将生活与工作恰当地“切割”。即便是去一趟卫生间稍作调整也可以,让自己的情绪获得“喘息”;或是每周预留“放空时间”,远离“情绪劳动”环境,给自己“充电回血”。

  适当疏导情绪。有人说,绝对的“情绪稳定”实际上并不存在,每个人都有情绪波动的时候,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与情绪“和解”,接纳它们,而不是强迫自己戴上“面具”。比如《2024职场人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发疯”已成为时下超火的解压法,超过四成的人选择“该发疯就发疯,别跟自己较劲儿”,00后里有超一半人倾向于“发疯式”解压。其实,当负面情绪汹涌而来时,给情绪适当“松绑”不失为一种健康的应对策略。

  及时补给能量。“情绪劳动”会带来心理资源的消耗,不免需要“疗愈补给”。像一些企业的“委屈奖”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对于那些在工作中总是承受客户抱怨,或是工作压力过大的员工,可以说是一种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抚慰。它意味着企业看到了员工在“情绪劳动”上的付出,理解他们所承受的委屈,不仅能给员工注入“强心剂”,还能够在职场中营造更具人文关怀的氛围。当然,“补偿”不单在职场,在家庭以及其他社会关系中,相互理解、关心,都可以成为对“情绪劳动”的必要补偿。

  “情绪劳动”的价值应该得到充分正视与尊重。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当你在情绪上感到疲惫或无力时,无需自责,也许只是“情绪劳动”超负荷了。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吧,积聚能量,然后重新启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