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来讲求“文以载道”。仓颉造字,人们从而有了传情达意的书面载体;文人遣词造句,时代发展的印记便跃然纸上。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而至如今的散文、小说等等,无一不印证“文变染乎世情”“文章合为时而著”的道理。
“不求好句,只求好意”,欧阳修劝勉写文章不必追求华丽辞藻,而是要有立意和思想;“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创办《晨钟报》声声疾呼,试图唤起“民族觉醒”。
千秋文章见证并推动人类从蒙昧步步走向文明,新闻媒体也在这条路上勇毅前行,如今,我们该如何锻造一支千秋笔,继续书写新时代?
一
文章与时代紧密相连,字字句句跨越千载尚有余温,让我们得以对话古今、感怀生发。
文章是时代之心灵。除了记录历史起承转合、时人喜怒哀乐之外,文章还成为直指人心、指引人类的思想力量。早在“轴心时代”,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等往圣先贤,凭借深邃的哲思,发出声声“诘问”,以不朽的经典引领时代、超越时代。许多先贤遗留下来的经典文字,至今仍被反复吟咏传诵,启迪人心。
文章是时代之镜照。“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经典文章的字里行间蕴藏着时代万千气象。鸿篇巨制如《二十四史》便记录了历史兴衰、人物成败,读来可窥不同时代的变迁;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对比盛唐、中唐、晚唐时的写景诗句“界限斩然”,然后“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雨果《悲惨世界》中尽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波澜壮阔;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绘出一幅俄国卫国战争时期的社会长卷……恰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写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文坛灿若繁星,捧出每一个时代的千姿百态。
文章是时代之先声。敏锐捕捉时代脉动的文章作品,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引领思潮。苏轼有言“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颂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笔为戈激起爱国浪潮,进入“觉醒年代”;西方文艺复兴,多位文学巨匠挣脱中世纪神学的桎梏,呼唤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相比一般的文学创作,新闻作品以其更强的时效性、真实性反映时代,并影响时代。革命建设时期,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撰写大量新闻文章,极大激发民族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作品感召无数共产党员接力奋斗,成为新闻史上的精品佳作。
二
微渺如个体、宏大如时代,都期待“为人”“为时”的好作品、大文章。这样的文章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始于真我,成为大我。好文章绝不止于一己悲欢、孤芳自赏的“小我”,而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真我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大我则是走到更开阔处,将格局视野拓宽至国家民族甚至人类命运。范仲淹可以婉约吟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也可以满怀豪情写下“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鲁迅有“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之句,在风雨如晦之际更呐喊“我以我血荐轩辕”。他们无不心有真我、胸怀大我。
能见浪花,也见河床。《诗经》描述“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历经千年,我们仍能看到“泾渭分明”的自然奇观,重要原因在于河床的走向未曾改变。“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置身时间长河写作为文,既要善于采撷时代翻腾的朵朵浪花,也应深潜漫溯,窥见“河床”的走向。
当我们读《红楼梦》,可以读“金陵十二钗”的悲欢离合,也可品小人物的人生际遇,这本巨著的“河床”正是当时的社会百态,大至皇家官场、宗族文化,小至饮食服饰、诗词礼仪,皆为历史文化绵延中生动鲜活的注脚。而在新闻领域,除了要留意细微如“草木青”,还需要具备捕捉关键信息的观察力、把握底层逻辑的洞察力,仰观乾坤大,极目河流长。
既要深入,更要浅出。“真佛只说家常话”,上乘的文字平白如话、深入浅出。“深入”,意味着对主题有深刻理解,言他人所未言、不能言;而“浅出”,则要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进行转化和表达。
古往今来,能够流传的好文章大都深入浅出,而非故作高深、晦涩难懂。《毛泽东选集》中不少文章篇幅并不长,却言简意赅地阐述了深刻的道理和哲理,到如今仍是年轻人的“宝藏指南”;被称为“永远的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则以市井生活为蓝本进行创作,用“京味儿”白话叙说时代沧桑和人性光辉。
三
在众多文章中,新闻被认为是记录时代千秋最权威、最真实、最具时效性的作品类型。有句话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要想拿出照亮时代、写入历史的新闻作品,必须“胸怀时代著文章”。
站在时代船头瞭望。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花了整整4个月,与中国红军战士和老百姓深入交流,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揭示出当时中国饱含着希望的社会前景。著名记者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之所以一版再版,正是因为其透析时局、引人入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东方风来满眼春》等文章洞见国情、关照民意,时至今日仍具现实意义。
众声喧哗,更加凸显思想观点的价值。全媒体时代,尽管传播载体化身千万,但新闻“内容为王”的逻辑没有变,优质内容永远是刚需,也是舆论场上的“稀缺品”“硬通货”。主流媒体要站在更高处,对重大问题、热点事件深入观察;放眼更远处,对趋势动向、时代潮流进行科学研判,永葆思想的敏锐度、洞察力,新闻才会更有新鲜度、生命力。
立于变革涛头弄潮。一直以来,新闻媒体都处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每一次社会变革都少不了新闻报道作为见证,改革进程中,新闻媒体从业者也是冲在前线的参与者。
互联网时代巨浪汹涌,人人都有麦克风,平台、网红、自媒体竞夺眼球,不少人慌张哀叹“新闻怎么办”“媒体怎么干”。悲观者也许正确,乐观者永远前行。以积极的眼光看,互联网加速新闻传播破圈扩容的步伐,为“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提供新的传播渠道和赶超赛道。比如,河南广播电视台激活团队创新力,“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频频冲上热搜。再如,浙江全媒体推出“第一视点”专栏,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思想与浙江创新实践生动结合起来,贯通历史、现在与未来,彰显新闻作品的理论深度、时代新度和传播广度。
走进辽阔大地书写。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倡“短、实、新”的文风。时代在变,表达向新。如何改进文风、创新话语,让好故事生生不息,考验着当代新闻人的学养和能力。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始终着眼于人、落脚于人,从“纸面”到“地面”,变“在线”为“在场”,真正融入热辣滚烫的社会生活,把准时代的脉搏,把大道理讲活、把深道理讲浅、把老话题讲新,才能言之有物、落笔有神,从而各方有感,实现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岳麓书院的名对联中,有这样半联:“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以千秋笔写千秋,就是我们的应尽职责、当为之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