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东海之滨的“霞光”

字体:
—2025—
03/08
12:27:38
2025-03-08 12:27:38 来源:浙江宣传

  在温州市洞头区档案馆里,藏有一封写于1962年5月30日的“决心书”,泛黄的纸张上留有鲜血按下的指印,上面写着——

  一旦战争爆发,定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我们坚决守卫在上级交给我们的阵地上,宁可头断、血可流,做到人在阵地在。

  这是当时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三排的15位女民兵誓死守岛的承诺。

  时值国民党当局叫嚷“反攻大陆”,东南沿海局势危急,这群渔家姑娘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成为海防前线一面鲜艳的旗帜。

  今年是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连65周年。我们不禁想问,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些姑娘冲破重重困难,组建起浙江首支女子民兵连?今天,“海霞精神”还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力量?

图片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三排15位女民兵的请战申请书

  一

  1952年,解放洞头最后一场战役在棺材岙打响,村庄周围的渔家姑娘们自发动员起来,彻夜不眠地往前线送去一桶桶热水、一匣匣弹药,又抬回一具具阵亡战士的遗体。

  当时的她们朴素而真挚地想:是解放军把我们从渔霸、土匪、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中解救出来,“我们为部队做点事是应该的”。

  此后,伴随国民党当局的袭扰,东南沿海的海防压力陡增,这批渔家姑娘纷纷开始“学好枪,练好炮,军民守海岛。同生死,共患难,齐心把国保”。她们在海防的第一线,锤炼出保海岛、重军事、尚勇武的精神。

  思想的转变带来了组织的成熟。她们先是成立北沙女子民兵排,又于1960年6月改排为连,正式成立“北沙女子民兵连”。

  这之前还有一段插曲。据汪月霞回忆,在1960年4月的全国民兵代表大会上,毛主席曾对后来成为女子民兵连首任连长的汪月霞说:“我到你那儿当个民兵要不要?”毛主席的幽默风趣和对民兵事业的重视,鼓舞着连队的姑娘们守卫海疆,爱岛爱国。

  很快,这支队伍就迎来了一次“大考”。当年秋天,有情报显示,有一批国民党特务将偷袭虎头屿、竹屿一带,驻岛部队要求女子连派出精锐配合设防。25名女民兵在冰冷的掩体沟里不分昼夜地巡逻值岗。到第5天,连队开始断粮,却没有半点特务的踪迹。有人开始打“退堂鼓”,汪月霞却坚定地要求再坚持下去。

  半夜时分,等待和耐心有了回报。断断续续的马达声打破了海面的宁静,战士们迅速进入警备状态,荷枪实弹,对船上的人喊话:“你们统统下船,接受我们的检查。”船上下来的5个男子,自称“福建平潭”渔民,经查实,正是国民党的武装特务。“女子连抓到特务了”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岛。

  在之后的几年里,女子民兵连配合部队共抓获45名土匪、击毙10名土匪、查获12名特务。

  经过一次次锤炼,女民兵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后备力量。要修建工事,她们就顶着烈日配合部队挖出了4500米的战壕,筑成了51个掩体;要巡逻放哨,她们便创下了连续18个昼夜坚守阵地的纪录;要真枪实弹训练,她们也无惧无畏,尽管手指、臂膀被枪械震得发肿,牙根被后坐力震得无法咀嚼。

  女子民兵连做后勤、除敌特、保海疆的这些经历,在1975年被改编成电影《海霞》,随后风靡大江南北。自此,“海霞”也渐渐成了这支连队的代称。

图片

20世纪50年代末,浙江洞头女民兵训练照片 图源:“温州史志”微信公众号

  二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1961年,毛主席在《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中,这样刻画女民兵的飒爽英姿。

  民兵,战时是后备的武装力量,平时也和大伙儿一样需要面临柴米油盐的日常。当时,连队里民兵的经济收入完全来自参加公社生产队的劳动工分。巡逻站岗、参与训练,纯粹出于义务,没有一分工资、不领一分补贴。

  训练之余,提高生产刻不容缓。当时的指导员陈玉兰带领“三八东风队”,在七曹岙垦起了荒。“女人要争气”,8位女民兵默默给自己“打鸡血”,用锄头一点点垦出了亩产1000多斤番薯的土地。除了“三八东风队”,女子连的其他姑娘也纷纷参加到农业和渔业生产当中,成立了“红旗十姐妹”“海带十姐妹”等小分队。

  生产上,她们是不怕吃苦、一马当先、励志图强的“拼命三娘”。观念上,她们更是那个年代勇于突破禁锢、挑战传统的“先锋人物”。

  她们大胆地向岛上“女人不能下海上船、踩渔网、游泳”的传统观念“开战”。上世纪50年代末,“红旗十姐妹”下海捕墨鱼、抓海蜇、钓螃蟹,化身渔业能手;上世纪70年代末,连队的陈冬香一次泅渡五六个小时,游了10200米,在与部队官兵的对抗赛中拔得头筹,摘获“东海小炮艇”之称。

  战时能握钢枪、能挑大梁,闲时也能手握烧火棍、搞后勤促生产。一代又一代的“海霞”们,用“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励志姿态、“不顾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生动回应了时代的追问——一支先锋的民兵队伍是如何炼成的。

图片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广场 图源:“记忆洞头”微信公众号

  三

  新世纪初,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的精神被进一步凝练为“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并在2021年被纳入浙江红色精神谱系。

  2010年6月,时逢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连50周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发来贺信。他指出,希望在新的历史时期,女子民兵连继续大力弘扬“海霞精神”,为发展地方经济、维护和谐稳定、服务国防建设等作出新的贡献。

  如今的女子民兵连,正沿着这一道路不断自我锤炼,一边保持军事素质,一边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海上搜寻、精确打捞,“海霞”拉得出;防汛抗台、森林灭火、治安巡逻,“海霞”顶得上。

  平时能服务、急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她们被称为地方“最好用的应急指挥拳头力量”。不论何时,海霞姑娘们“爱岛爱国”的本质底色和“尚武崇军”的坚守,历久不变,日新又新。

图片

如今的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 图源:“温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而随着“海霞”成为海岛洞头的最强IP,200余支队伍、2.3万余名志愿者都以“海霞”命名。不论是“海霞妈妈”志愿者服务队,还是“海霞”女子服务队,都彰显着“有困难,找海霞”的“她力量”。

  跨越时间的河流,从保家卫国的民兵,到追梦造梦的你我,每一位女性其实都远比想象的更强。她们既能柔情似水,也能坚韧如山,都能成为东海之滨那样的灿烂“霞光”。

  【档案资料】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创建于1960年6月。文章开头这封写于1962年的“决心书”,是当时洞头县北沙公社女子连三排的女民兵在请战时写下的,上面留有15位女民兵的签名和用鲜血按下的指印,“决心书”原件现藏于温州市洞头区档案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