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义乌的下一张“牌”

字体:
—2025—
04/27
09:30:49
2025-04-27 09:30:49 来源:浙江宣传

  美国关税战的风暴还在持续,笔者此前在义乌听到了三句话,听出了义乌的底气,品出了义乌的韧性。这些天,外界看到,义乌心中有底、手里有“牌”。面对难以预知的挑战,在义乌创业经商的人们为未来的博弈和发展准备了更多的“牌”。

  时不我待,面对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义乌会出的下一张“牌”到底是什么?换言之,义乌在为应对变局、赢得主动铺设什么样的道路?走访中,笔者发现,市场里“冲浪”的人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解答这些问题。

  一、点亮品牌,才有未来

  当许多人的注意力仍聚焦于关税问题时,义乌的经营者们已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挑战。他们当中,不少人有游历数十个国家的丰富阅历,亲眼见证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兴建工厂,正沿着我们曾经的发展轨迹加速追赶。

  与此同时,他们也提前意识到了一个现实——未来的全球供应链竞争将愈发白热化。为了保持不可替代的价值,早在两年前,义乌的企业就已开始了各方面的“突围”。

  其中的重要一招,是开始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既能推动制造业向高附加值攀升,又能在市场惊涛骇浪的冲刷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怎么走这条路,义乌有自己的逻辑。义乌的工业体系,是与小商品市场紧密联动的——靠市场带动工业,工业再反过来支撑市场。这种循环共生的模式,也被沿用到品牌打造中。如2023年,义乌启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品牌出海计划,根据自身特性,优化品牌出海的打法,核心就是把小商品置于品牌化发展的重要位置,带动后端制造跟上国际步伐。

  比如,针对小商品种类繁多的特点,就得发挥集群效应、降低筛选成本。今年,Yiwu Selection品牌出海集合店接连开业,目前已签约落户肯尼亚、智利、沙特、意大利等多个国家。走进该品牌的义乌1号店,就会发现这里其实组了一支“精锐部队”。它的运营模式,是在义乌市场里精选拳头行业的品牌企业,让海外客商一站式接触最具代表性和竞争力的义乌商品。

  项目负责人说,就是拉着这批“精锐部队”到海外闯一闯,放大义乌品牌的引领与标识作用,在冲浪全球市场的同时,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上来。

  开拓品牌之路,前途必然充满艰辛。但义乌不少人已选择义无反顾向前,用他们的话说:“敢于试,大量地试,总有成功的。”这群长期在市场里打滚的人深刻地知道,要抓住未来,就要预知即将到来的挑战,提早多走几步。只有率先组好自己手里最能适应牌局的“牌型”,才能在挑战到来时,获得更多的选择权。

  二、技术在手,确定性我有

  很多人关心,义乌的企业在这一轮关税冲击中,能否站稳脚跟。走访中,不少办企业的创业者直言,这样的风波,义乌企业曾经经历过。面对不确定,他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就企业自身而言,虽不能左右国际风云,却能够主导自己的发展,在产业链的升级中找到能够施展拳脚的位置。“要用自己的确定性去面对外界的不确定”,这是义乌多数企业给出的答案。

  在大风大浪中前行,腰杆要硬,技术上就要有绝活,这也是多数义乌企业的共识。

  这些年,义乌出现了一批手里握着技术真经、在单项里夺魁的企业。智造成为了它们突出重围的秘籍,比如华鼎五洲二十年磨一根锦纶丝,曾经“千人纱、万人布”的纺织车间,已变成AGV无人运输小车主导的未来工厂,日产280万米锦纶丝,助力企业成为行业翘楚。

  众所周知,“薄利多销”打天下,是义乌企业曾经的成功秘诀。其实,这个秘诀的底层逻辑,并不是坚持薄利的路径依赖,而是义乌人“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破局精神。

  有企业家告诉笔者,出海之后发现,薄利有时候也意味着高风险,多销有时候也不是最可靠的盈利模式。摸爬滚打后才醒悟,只有手里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有的企业在这一轮冲击之前,就实现了国产技术和产品的替代,有的企业还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在海外市场打造更具韧性的销售链条,还有的企业虽面临国际关系的波动干扰,却因为技术上独一无二的优势,让海外客户排除干扰主动上门。

  义乌企业对于技术的追求,是创业者在海内外市场里一个跟头接着一个跟头翻出来的,是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的真经。亮出技术的“底牌”,义乌的市场和企业才有机会立于不败之地。

  三、义乌也想赢,但求的是共赢

  义乌的全球化之路,展现的并非“赢者通吃”的傲慢,而是“攥指成拳”的智慧。今天的义乌,左手牵着210多万家“中国制造”企业,右手连着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义乌不求“一家独大”,脑子里始终遵循互惠互利的商业逻辑。为了走得更好更远,义乌想要成为赢家,但寻求的却是与世界共赢。

  比如在孟加拉、印尼、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家,有义乌企业转变了单纯输出产品的做法,而是将下游市场的部分空间交给当地的合作伙伴,把研发等产业链的终端留在义乌“本部”;还有的企业,吸收当地青年才俊来义乌学习市场运营经验,学成归国就可参与企业在当地的市场拓展。“授人以渔”的合作方式,换来的是“1+1>2”的合作价值。

  市场的奇妙之处在于,它永远会以最诚实的方式作出回应。走访中,有企业告诉笔者,一些曾因当地政治局势、对华产业政策不稳定而中断合作的伙伴,兜兜转转又会因为市场规律、共赢效应重新选择义乌。这种“打不散、离不开”的关系,诠释了市场的本质规律——在市场里,没有永远的“对手”。

  真正的共赢要在良性竞争中自然达成。义乌人深知,想要平等合作,自己先要站稳脚跟。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技术输出,再到创新商业模式的推广,义乌企业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也专程到了义乌,勉励“义乌的小商品、大市场,不断地再造新的辉煌”。现在,聚焦更好融入“双循环”大局,加速破题“买卖全球”,义乌已经开启了新一轮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在全球贸易格局剧烈变革的浪潮中继续“吃螃蟹”。不变的是破局的勇气,可变的是延续市场传奇的方式。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强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这一轮关税战,必将锻造出身板更硬的义乌,义乌应对关税战的探索实践,也已经证明了自身的应变能力。今后,义乌也必定亮出更多的“王牌”,对“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作出扎实的实践注解。

  见招拆招、以变应变,也是中国的底气之一。我们的牌,从来不止一张。真正的赢家,既善于在现有牌局中取胜,也懂得创造新的牌局。毕竟,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