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扮成仙气飘飘的“飞天神女”,到泉州体验头戴满园春色的“蟳(xún)埔姑娘”,或到北京故宫当一回“格格”……这个“五一”,你是否准备来一组旅拍,定格旅途的独家记忆?
眼下,旅拍可谓旅游市场的一股“热风”。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旅拍市场迎来了新的增长点,得益于2500多万人次的消费需求,开辟了接近400亿元的市场新赛道。
“五一”小长假的到来,会带动旅拍的火热“再上一层楼”。全国各地不少热门旅游目的地都推出旅拍活动,吸引年轻人“以身入画”。那么,旅拍“捕捉”了怎样的瞬间?
一
旅拍并不是新鲜事。一些景区为游客提供摄影服务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不过,随着体验式文旅消费的兴起,包含妆造、服装、拍摄、修图等服务在内的旅拍不断升级迭代,深受年轻人热捧。
从“看景”到“入景”。在旅拍的镜头下,每个人都能成为故事的主角。旅拍不仅记录了外在的风景,更重要的是捕捉到游客与景点间情感的交融互动。
若你身着一身婉约动人的旗袍,走在乌镇的小巷,或许更具江南风情;若你看上了古朴大气的战国袍,那么千年帝都咸阳更为适配;又或是自带仙侠风,那就到丽水缙云打卡热门剧同款风景。大江南北,总有一款美景适合你。
从“高价”到“平价”。随着旅拍市场日益成熟,加上县域游、反向游的热潮推动,不少地方推出了较为优惠的旅拍套餐,让不同预算的游客都能找到心仪方案。
比如对于学生群体,百元级的套餐便能提供基础妆造、一套特色服装与多场景拍摄;而中等价位的套餐,是上班族可以接受的价格,享受专业摄影师跟拍、多套服装搭配服务。相比以往请专业摄影师单独拍摄费用高昂,如今旅拍套餐将妆造、拍摄、修图等服务打包,不仅降低了综合成本,还能让游客一站式享受到高性价比的旅拍服务。
二
旅拍究竟有多火?数据为证:某社交平台有140多万篇相关笔记;某短视频平台话题播放量超136亿次。旅拍这股潮流风,为何能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
情绪价值“新卖点”。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情感共鸣能打动更多的消费者。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景区的规模不再是旅行消费的决定性因素,那些能精准触达情绪的瞬间,才是真正的买单理由。这正是旅拍风靡的流量密码。比如,搭伙旅拍是一种特别受欢迎的形式,既分摊了专业摄影师的费用,又能互相帮忙留下花絮和第三视角短视频。有网友表示,旅拍的过程让他们感到放松和愉悦,暂时忘记了日常的压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旅拍是承载情绪、释放压力的治愈之旅,能让游客收获难忘的记忆。
年轻社交“新玩法”。现代人的生活美学观和强烈的分享欲为旅拍市场注入了活力。在社交平台上,一张精心构图的美照,一束恰到好处的光影,或是一句富有深意的文案,都能迅速吸引眼球,赢得点赞和转发。数据显示,91%的游客期望通过摄影、摄像捕捉旅行中的自然风光与心情状态,76%的游客热衷于与他人分享旅途中的精彩瞬间。不少旅拍店主也发现,年轻游客大多是通过社交平台“种草”而来的,他们也将这些平台当作重要的“接单神器”。
文化自信“新表达”。通过旅拍,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可以在镜头下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旅拍也成了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许多摄影师会在拍摄过程中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让游客在镜头下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旅拍带火一个景区、一座城市的现象不在少数。有游客表示:“每座城市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美好故事,把这些故事拍成照片又何尝不是一件既有仪式感,又有意义的事。”
比如在杭州,西湖、运河沿线以及南宋御街附近,一个个“国风小姐姐”仿佛从宋画中走出来似的,裙袂飘飘、环佩玎铛。再如台州临海引进专业演艺团队,常态化开展宋韵演出,还特意在紫阳街、古城墙等景区设置网红拍照点,吸引人们穿上汉服、一键打卡。
三
尽管旅拍大火,但还存在一些体验差、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恶性竞争等现实问题。如何让“旅”和“拍”这对“CP”得到更好的结合,从而不断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私人定制”。旅拍本质上是一项富有创造力的工作,其吸引游客的要点就在于提供新颖独特的拍摄体验。但也有一些旅拍存在“千人一面”现象。有不少网友吐槽,“有的旅拍太模式化了,像流水线作业”“固定机位拍摄、动作道具都一样”。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日益成熟的产业,规范的行业标准必不可少,个性化定制、差异化发展,也能避免同质化竞争、促进行业健康进步。比如,旅拍机构可以通过与游客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需求和期望,然后量身定制专属的拍摄方案。
“全程无忧”。面对旅拍中沟通不畅、修图争议、售后无门等问题,旅拍机构可以探索打造“全链条服务闭环”。比如可利用虚拟试衣技术和AI场景预览,让游客在到达前就了解服装效果与拍摄场景,提高拍摄效率;比如可以开通“极速修图通道”,还可支持线上可视化修改,不满意可申请二次创作。此外,有的游客穿上“戏服”后,产生“假戏真做”的沉浸式体验感,舍不得脱下服装。有旅拍机构“捕捉”了游客需求,推出贴心服务。
在横店的一些旅拍机构,游客租了服装,只需支付一次化妆和押金的费用,便可穿着华服畅游各大景区,归还后押金全额退还,不收取额外费用。
“文化深探”。当前部分旅拍仅停留在服饰打卡层面,缺乏深度的文化体验。对此,景区可以与旅拍机构深度联动,推出旅拍研学套餐等,解锁新玩法。比如将地域文化融入旅拍,像一些滨海景区可以推出“渔家生活体验旅拍”,游客头戴簪花的同时,可以跟随当地渔民出海撒网、学习当地民谣,再在滩涂上拍摄“赶海大片”,将渔家文化融入每一帧画面。再如可以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旅拍,像一些博物馆可以开展宋韵文化课程体验等活动,让游客在收获美照的同时,更能深度感知地方文化底蕴,让旅拍成为一场有温度的文化之旅。
有人说,城市出圈的制胜绝招,或许就藏在旅拍里。随着旅拍市场的规范与升级,当旅拍蜕变为地域文化的“二次创作”,游客就不再只是过客,而是重新定义城市之美的“创作者”。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