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钱祎 沈晶晶 梁国瑞 胡笛)“你心中的‘诗画浙江’是什么样的?”连日来,记者穿梭在会场和代表委员驻地提问,得到不少有趣的回答:“一幅山水画”“小桥流水人家”“颜值和气质并存”……解读“诗画”二字,每人都带着情调。如果说“美丽”包罗世间万象,使人感到愉悦美好;那么“诗画”则多了一层浪漫,给人带来无穷想象。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共建共享“诗画浙江、美好家园”,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浙江画卷,绿水青山成为浙江一张亮丽的金名片。“建设美丽中国”的动人梦想落地到浙江,不仅是天蓝、地净、水清的美好生活,还有了更鲜明的浙江特色。
“诗画浙江”该展现何种风情,如何建设?带着诸多美好期许,代表委员们立足现实,憧憬未来,畅所欲言。
全域景区化 风光更秀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按照全域景区化的目标要求,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城市、国家公园,力争到2022年全省有10000个行政村、1000个小城镇、100个县城和城区成为A级景区。
这个目标如何实现?象山人的经验是因地制宜、海陆联动。“省里提出建设大花园,象山则要建设海上大花园。”省人大代表、象山县长黄焕利说,过去几年,象山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推进美丽城区、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海岛全覆盖。
反复阅读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抓好大花园建设的内容,黄焕利代表说:“象山的特色是海,岛、礁、滩涂应有尽有。为展现‘山海风貌、田园风光、半岛风情’,象山实施村庄‘一户多宅’清理改造,80%的村庄已完成,累计建成各类示范村144个;加强‘城市双修’,按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标准和内涵推进现代化滨海城区建设,全面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在大花园已成为现代化浙江普遍形态的当下,省政协委员、浦江县农业局党委委员高安忠认为,要打造全域景区化,还要城乡联动,补齐小城镇环境短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也体现在生态环境上。”高安忠委员认为,城乡协调包括空间格局、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展开,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使城乡真正融为一体。”
在浙江,一场遍及全省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浪潮风起云涌,众多小城镇旧貌换新颜。通过这个生机盎然的新窗口,可以看见补齐全域美丽短板、构建城乡和谐环境在浙江的演绎。
高安忠委员说,浦江秉持城乡一体、全域整治的要求,在全域景区化蓝图中,把一个乡看成一个点,并加以串联,不但对集镇主要街巷的沿街房屋外立面统一改造,还投资建设农贸市场、景观长廊、夜景灯光秀等一大批项目。
文化是灵魂 韵味更凸显
几天前,浙江首批14家旅游风情小镇正式命名。省政协委员、舟山市旅游委员会主任曹泓觉得,这正体现了“诗画浙江”的韵味,“区别于特色小镇,旅游风情小镇的个性标签是风情。这种风情体现在山水背后的历史文化,可以是粉墙黛瓦、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也可以是祭祖、赛龙舟等传统民俗。”
“诗和画要延伸到海洋文化,舟山也会出现很多成熟的风情小镇。”曹泓委员今年带来有关“两条船”的提案,“一条古帆船,一条邮轮,是海洋特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代表。我建议深度挖掘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历史,打造好这两条船的文化。”
“诗画是一种很美的意境,极具江南水乡特色,对浙江在美丽的基础上有了更精准的定位。”她说,有山有水的地方很多,只有抓住文化特色才能脱颖而出,“山清水秀的风景被赋予体验式的感受、厚重的文化底蕴,才能凸显不一样的韵味。除了景点本身,旅游线路中的故事和背后的历史文化更需要被挖掘,我们的思路还可以再开阔些。”
感受到特色文化带来的可持续发展动能,省人大代表、江山市大陈乡党委委员汪衍君也把目光聚焦于此。
“美丽乡村美在哪儿?美在故事,美在文化内涵,缺了文化就是缺了灵魂。”他说,这文化不是工厂化、格式化的,也不是模仿的,而是独特的,能传承最经典的故事和最朴素的情感。
大陈的村民们可能说不上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但提起村歌《妈妈的一碗大陈面》《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等,每个人都能娓娓唱来。汪衍君代表说:“我们还要把乡村传统文化写成故事、排成戏,让人留下更深刻记忆。有生命力的文化,最终能为农村社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美丽惠民生 花园更长效
如今,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浙江,怎样实现更长远的梦想?
“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任务依然艰巨’,绿色发展的道路永无止境。”省政协委员、省水利厅治水办主任朱法君认为,站在新时代,浙江要把环境整治攻坚战转化为持久战,内生动力是要惠民,“把提升环境与发展产业结合,把美丽的环境变成百姓增收的资源,大家就会自觉维护。这才是真正建立长效机制,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到实处。”
朱法君委员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全面实施生态文明新政”“人人成园丁、处处成花园”。“这都要求我们建立长效机制。”他说,“在剿劣后,重心要移到完善河长制,实施湖长制,探索湾(滩)长制上来。我去过丽水莲都区大港头镇古堰画乡,那里在治水拆违后把生态经济培育成发展新动能,让百姓共享生态红利,是建设大花园的典范。”
这条路也是很多地方的共同选择。看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湖州、衢州、丽水等市打造“两山”理念示范区,省人大代表、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激动地说:“绿色经济是余村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余村人坚定不移的发展道路。”
潘文革代表来杭前,村里刚通过一项全新的“村民行为准则30条”,包括禁燃烟花爆竹、限用化肥农药、垃圾不落地等。他表示,今后仍需探索形成生态环境增收惠民、再反促建立长效机制的良好循环,“要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做精做优生态产业,把‘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