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强烈呼吁,杭州市民在‘五一’长假期间不要去西溪湿地参观游览,湿地公园的游客量要严格控制”,杭州市副市长项勤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据悉,将于5月1日对外开放的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黄金周期间不仅不欢迎本地市民去,而且还要长期采取一系列举措,限制人流量。
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西溪湿地是历史上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的名胜之地,杭州市政府近年投入巨资保护开发。“五一”黄金周对杭州来说,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样的“大好时机”,杭州市为何不抓住,反而要尽量压缩游客流量呢?
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的西溪湿地是罕见的城市中的次生湿地,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惟一的集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内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同时,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这一宝贵资源需要非常小心的爱护。
西溪湿地源于汉晋,在长达1800多年的演化中,已经受到很大人为破坏。从2002年以来,杭州市计划投入40亿元,进行保护恢复,将于2007年完成总共三期保护工程,再现其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和利用并行
即将于5月1日对外开放的是该湿地公园的一期工程,约3.46平方公里。据了解,杭州市在保护工程中将“生态优先,最小干预”放在首位。目前完成的一期工程中,保留的原生态区和生态恢复区占94%。
今年以来,围绕西溪湿地是“完全保护”还是“也要利用”,有关方面出现了一些争论。杭州市政府解释说,西溪湿地有着1000多年人为干预的历史,不是纯粹的原生态湿地,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的功能,要走的不是完全保护起来的道路,而是保护和利用并行。
国际湿地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考察西溪湿地后赞同市政府的观点,他提出,西溪湿地在发挥生态效应的同时,也要向公众开放,发挥社会效应和可持续利用效应。
游客控制在每天6000人左右
既要开放,更要保护,杭州市在如何踩好平衡二者关系的“钢丝绳”上动足了脑筋,制造了很多“框框”。据了解,西溪湿地的东部2.4平方公里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西部1.78平方公里封育区实行一定年限的全封闭保护。在对外开放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控制旅游人数,以湿地水体能自然降解游客在湿地公园活动所产生的污染为重要指标,控制在每天6000人左右,其中一期工程游客人数控制在3000人左右。
据悉,有关部门将通过信息系统随时公布湿地公园饱和“警戒线”,届时观光巴士就暂时停发,还实行了自备车不得停靠等措施,今后还可能通过和外地旅行社联系实行长途旅游预约制度等。
项勤说,市里实施西溪湿地保护工程,不是为了赚钱。总投入的40亿元肯定收不回来,按照目前定下的40元门票价格,也很难维持正常维护的费用投入。他建议杭州市民,在“五一”长假期间,把先睹为快的机会让给外地游客。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