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 杭州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一个无须雕琢的艺术品 全国各地记者惊艳西溪

www.zjol.com.cn  2005年04月30日 14:22:5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虽然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要在5月1日正式开园,但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这两天却有了“先睹为快”的机会。

  莎士比亚曾说过,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同样的西溪湿地,留在每一位游客心中的美丽都是独特的。那么,平时见多识广的记者眼中的西溪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呢?

  “有野趣,很美。”

  人民日报科教部记者刘毅

  很有野趣。我去过好多次西湖,相对于西湖,我更喜欢西溪。

  但我有点担心,随着景点开发、开放,人工的东西会不会越来越多。如果人工的东西太多了,雕琢得太厉害了,肯定会破坏原来的野趣美。所以开发肯定不能过度,要把这里好的东西充分地保留下来。(每日商报注:生态优先、最小干预是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一大宗旨。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在为游步道驳坎时,按照蒋村村民的意见,用了柳树桩,而没有用成本更低的松木桩。松木桩是死桩,柳树桩不同,种下去后,会生根发芽。)

  “争取秋天再来。”

  北京青年报主任记者李俊兰

  心烦了,在城里住腻味了,花上40元来西溪转一圈,我想人也就舒坦了。听说周一还免门票,杭州人真是有福气。

  我特别喜欢这里的门联,抄了好多,每一句的意境都很美。来这之前,我还不知道芦苇和芦荻是两种东西,这里的物种真丰富,让我长了不少见识。春有柳烟、夏有竹烟、秋有芦烟、冬有梅烟,看来每个季节都应该过来看一看。听人介绍是以秋季最好,最能体现西溪“冷、野、淡、雅”的意境。

  这回还特别幸运,见识到了江南雨。来杭州才两天,我的皮肤就好了很多。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见证。”

  香港商报记者孟丽娟

  在城市里,有生态那么好的地方,真是难得。

  在游览西溪湿地国家公园的时候,我发现公园的有些部分并没有开放,这应该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西溪。我觉得,西溪是保护和利用做得比较好的。

  西溪的物种非常丰富,沿湖都是野蔷薇,有上百年的柿子树,还有高大的桑树,船从小岛边开过,常常会惊起一些飞鸟,有野鸭、有白鹭……

  西湖是精雕细琢而成的,人为的东西比较多;而西溪则像是村姑,纯生态的东西更多些。

  “是一个湿地,也是一个公园。”

  中经导网主任金永忠

  我在西溪看到的,基本上和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天堂湿地湿地天堂———关于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思考》的报告中,描述得差不多。它是一个湿地,也是一个公园,环境优美。

  听说在湿地,水底下会有很多水草,人踩在水草上面,就不会陷到淤泥里去。但是有点遗憾,在西溪湿地,我没有看到水草。

  “西溪湿地是一个无须雕琢的艺术品。”

  香港亚洲电视总裁特别助理葛继宏

  西溪给我的感觉是原始、质朴、野味,尤其是那些老柿子树让我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在山村里,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是原生态。这是现在城市里长大的人所无法感受到的。

  杭州人能拥有像西溪这样在都市中的湿地真是幸福。在我与海外媒体的接触中,大都市中的湿地不仅是一种生态,更是人文素质的体现。杭州对西溪湿地的保护措施正体现了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先是西湖的保护开发,现在又有西溪的保护开发,在保护的同时也增加了杭州的城市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到杭州。五一以后我准备邀请一些海外媒体来杭州报道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他们听到这个消息都认为非常有亮点,很有报道价值。还有好莱坞的几个大导演看到杭州的景色之后,都想在西湖旁边买房子,认为这样美好的环境是无价的。

  “在西溪,船上看风景更好。”

  香港大公报记者贺鹏飞

  我是前两天去的,感觉景色很不错。作为湿地,中国西南部、中南部都有很多,也司空见惯,但像城市中有这么大面积的湿地而且被保护起来,还是很少见的。相比较而言,西南部的湿地更原始,更具有原生态,而西溪湿地则属于次生态,人居生活的痕迹更明显,人文气息更浓。

  最喜欢秋雪庵,有很多芦苇,有大片的浅滩,还可以看见水鸟,意境很美。

  “西溪就是西湖的姊妹篇。”

  中国旅游报记者文潇

  西溪湿地在杭州这么快的城市发展中能如此完整地保留下来很不容易,这说明西溪湿地的改造很成功。杭州市政府本身就有改造新西湖的经验,再配合西溪自身的特点,对西溪进行保护开发,使得改造后的西溪湿地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圈走下来,感觉西溪湿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结合得很好,一点也不突兀。古人的许多建筑都能与自然和谐融合,而现代许多建筑反而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西溪的人文措施很自然,主要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著名作家郁风曾说过,西湖边的每一棵树长得都是地方,其实说的就是细节,而西溪的细节就做得很好。

  “如果人再少一点,西溪就是世外桃源。”

  北京晚报摄影部主任张宏江

  我没坐船,走了一路。觉得西溪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融合得很好,许多设计细节既有传统元素,又融合了现代的设计方式,感觉很不错。比如路灯、垃圾筒、座位、桥等,都以细节取胜,看得出设计师花了很大的心思。我最喜欢的一座石桥,大概在深潭口,有两到三个错层,很有匠心。

  西溪湿地应该很有野趣,现在改造成公园保护起来,难免有生硬的地方,但对杭州而言既能让游客了解湿地生态,又能保护湿地,还是不错的。如果人再少点,环境会更好。


来源: 杭州网-每日商报  作者: 记者童杭丽 朱戈倩  编辑: 陈雪晔

相关稿件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2005-04-30
·如何让“湿地”与“公园”对接 探寻西溪之魅 2005-04-29
·钱江活水引入西溪 专家探索湿地保护的西溪模式 2005-04-29
·写好"姐妹篇"迈入西湖与西溪“双西共舞”的时代 2005-04-29
·历史学家激扬西溪 西溪历史文化犹如清明上河图 2005-04-28
·大型直播《天堂湿地》邀您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2005-04-27
·记者再踩点 赏美景,周游西溪意未尽 2005-04-27
·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 为何要在黄金周“拒客” 2005-04-26
·时报记者先探路带你西溪全程游 2005-04-26
·西溪湿地导游图 2005-04-2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浙江盘点 更多 
·【新闻鲜晨多】9月2日:温州一酒吧上演色情脱衣秀 露点照片疯传网络
·【新闻鲜晨多】9月1日:账上800多万仓库却空空 温州红十字会的钱去哪了?
·【新闻鲜晨多】8月31日:浙江清算药品“回扣门”事件 百余名医生被约谈
·【新闻鲜晨多】8月30日:三天温州存款狂减372亿 揭秘银行存款暗战内幕
·【新闻鲜晨多】8月29日:暗箱操作还是审核有误? 温州一10岁小孩获准买经适房
 精品专题 更多 
·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对话网友
·蔡奇对话网友
·姚克对话网友
 图说新闻 更多 
猪粪发电
猪粪发电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草莓苗上市
草莓苗上市
村邮站成“便民店”
村邮站成“便民店”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