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温州中心支行近日调研发现,由于民间资本大量跨区域流动,加剧了宏观调控对该市的影响力度,最直接的冲击是:信贷资金来源不足,从而使社会营运资金呈现紧张局面。
这一结论来自于人行温州中心支行日前出炉的“一季度温州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该报告披露,截至今年3月末,温州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128亿元和1636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2020.1亿元,比年初增加70.7亿元;贷款1614.6亿元,比年初增加80.4亿元;存贷款同比去年分别少增26亿元和54亿元,同比增幅均下滑到9%。
存款增量下降本在意料之中,但人行温州中心支行的研究人员却尴尬地发现,该市的存款增量水平在浙江已几乎处于倒数第一。报告显示,存款少增主要发生在企业存款和活期存款,其中企业活期存款净减少25.9亿元,与去年同期增量相比差32亿元。“活期存款是社会经济主体的现实营运资金,其减少或少增表明社会营运资金趋紧。”人行温州中心支行人士表示。
由于我国尚处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和逐步到位阶段,因而用此来解释存款增量遭受遏制似乎顺理成章,但人行温州中心支行认为事情远没这般简单:“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前几次宏观调控,温州金融业的波动都小于全国,但这次所受到的冲击现在看来比以往、比外地都要强烈。”
该行的进一步研究证实了上述猜测。报告称,从温州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很难用金融宏观调控的原因来通盘解释存款少增现象,“宏观调控只是加剧了存款滑坡”。该报告指出,导致受到宏观调控的强烈冲击、银行信贷增势不旺的直接原因,“还是存款资金的流散,包括资金外流和资金由银行体系向民间市场的转移”。
“社会资金外流”在报告中被称为“区域因素”,言下之意就是该因素“具有温州特色”。温州外流资本的威力因“炒房团”、“炒煤团”已为人熟知,根据先前该市银监分局公开的数据,目前,温州市面至少有370多亿元资金跨区域流动。
人行温州中心支行人士认为,因资本外流形成的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不足,导致的直接结果是,限制了信贷投放总量。报告透露,一季度温州贷款增量在省内少于杭州、宁波和绍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4个百分点。
目前,如何增加存款来源已成温州银行业集体求解的难题,而从外筹资是各家金融机构的首选之策。但该举措的效果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报告分析:主要是因为银行系统的从外筹资与社会资金的外流形成了对峙局面,“资金的跨区域循环表现为:外地银行多余资金上存———上级行向温州资金倾斜———温州银行增加信贷投放———部分贷款被客户投向外地”。
“要使银行的从外筹资在本地真正发挥净效益,应从资金外流的环节破除这一循环”,人行温州中心支行人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