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望话语权
随着中钢集团的进入,宁波杭州湾大桥“民资控股”的背景将成历史。综观杭州湾大桥股权变局,民企的身影日渐式微。
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在筹建之初,民企的高调与热情至今令许多人印象深刻。新华社报道称,当时包括外资在内的众多投资方都表达了强烈的参与愿望,并出现了“民资争着参股、银行抢着贷款”的热闹景象。
自2001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发公司成立之初,共有雅戈尔集团、宁波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三方参股,其中雅戈尔以45%的股权与宁波交投并列为大桥第一大股东,期间华晨集团曾高调宣称进入,后因仰融事件爆发不了了之。
2003年5月,雅戈尔突然发布公告,把大桥项目中的40.5%的股权转让给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杭州杭州湾大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宋城集团独资)、慈溪兴桥投资有限公司、余姚杭州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4家民企,雅戈尔所持股份骤降至4.5%。
到2003年底大桥开工时,参股大桥的民企已上升到17家,宋城集团以持股17.3%成为大桥民企第一大股东。而在此间,大桥投资额也从最初预算的67亿元攀升到118亿元。
“企业只是在投钱,工程情况我们能了解,但并没有决策的权利,都是有关部门在拍板。”多位民企股东表示。
与此相对应的是,尽管大桥公司的大股东是宁波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45%),但公司董事长、大桥指挥部总指挥均由宁波市市长助理王勇兼任。大桥指挥部是为建设大桥而成立的官方指挥协调机构,直接对大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负责,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等要职都由宁波市政府直接任命。
知情人士透露,事实上从项目论证立项到开工建设,杭州湾大桥就在政府的主导之下。当年政府在选择投资者时,并没有进行公开竞标。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并没有与政府签署正式合同,一旦出现变化,投资者也得跟着变。宋城集团老总黄巧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过,宋城完全是应政府邀请而来,承担一个投资平台的作用。
事实上,浙江民企历来渴求话语权。去年,浙江省交通厅信心满怀地推出500亿元的高速公路项目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却遭流标厄运。温州绕城高速公司副总经理王元分析,浙江商人尤其是温州商人都抱有“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心态,“虽然民间散布的资本很多,但由于在动辄数十亿的项目上单个民资无法取得绝对控制权,因而犹疑不决”。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经过多次艰难谈判后,民企常山水泥有限公司最终以34%的股份在国内首条民资参建铁路——衢(州)常(山)铁路上握有“一票否决权”。
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建锋认为,在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上,民企与政府的分歧肯定存在。民企讲求实际效益,追求的是大桥的收益。但对政府来说,会更多地从政绩、社会效益考虑,对建设成本不会考虑过多,这就可能增加民企的投资成本。
正如茶壶里的饺子,如何引导充裕的民资“出壶”一直是浙江政府的心头大事。“更多垄断领域向浙江民企开闸无疑是件大好事。”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军说。
对于民企投资大型基建领域的心态,陈建军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由于国内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浙江民企的投资大多是短期行为,他们一心想吃“头口水”,没有长期的打算。一旦外部环境出现变化,就担忧政策风险,“目前在政府与民企之间还缺少一种应有的‘互信’关系基础”。
上述两位专家都认为,在民资参与的政府项目上,政府与民企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应该按市场规则运作,给民企以相应的话语权。
在民企宋城集团淡出,央企中钢集团接盘后,杭州湾跨海大桥原本耀眼的“民资控股”光环正在黯淡。尽管各地正加紧落实令人振奋的“非公36条”,但民企投资垄断领域的犹豫与困惑仍然在持续。
资本维系的平衡木上,政府部门与民企应如何取得互信与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