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中下旬以来,就如同那不断热起来的天气,中美纺织品贸易间的摩擦急剧升温,对弈双方纷纷出招。其实早在4月份,美方就选择了纺织品中规模相对较小的艺术画布对中国开战了。
3月31日和4月1日,美国一生产画布商TaraMa-terials公司分别向美国商务部(DOC)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递交申诉,要求对来自中国的艺术画布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这是美国2005年对中国产品发起的第一宗反倾销立案调查,也是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发起的首起反倾销调查。据初步统计,此案涉及到中国20多家企业。
在接到美国商务部立案消息后,浙江宁波康大进出口公司率先站出表示应诉。目前公司已聘请了对反倾销案件经验丰富的中美律师,并组成了一个法律顾问团队。
面对美方的开战,中国企业接招了。入世后中美纺织品反倾销第一案打响了。
美方初裁:损害成立
中方律师:终裁能赢
此次被调查的艺术画布是以各种类型、质地、形状和型号生产的用于绘画的帆布(以棉、亚麻或混纺制成),产品不论尺寸、规格、装配或没有装配(配套产品,如木制画框),均属被调查范围,调查期为200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
从美国商务部正式立案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近50天,目前中美纺织品反倾销第一案进展到何种程度,前景又是如何?记者日前专访了负责此案的中方律师周杰。
“根据美方律师及我们的判断,我们应该会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终裁时赢。”周律师这样分析他们对于此案的估计。学国际法并有外贸生意经历的周杰对打反倾销案件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曾经涉及过贝发集团应诉土耳其诉中国反倾销案。
“ITC终裁,那会是什么时间?”看着记者有些疑惑的目光,周律师接着给记者补了一堂法律课。
“大约会在明年1月份。在美国,负责反倾销的机关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它负责调查和裁决外来的倾销产品是否对本国同类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另一个是美国商务部,它负责调查和裁决外来的进口产品是否低于公平价值在美国市场上倾销,并计算出倾销的幅度。”
“立案后,这两个机关都需要作出初裁与终裁,首先是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初裁,如果它初裁的结果是肯定的,案件继续进行;接着是商务部的初裁,如果结果是肯定的,案件继续。终裁时,首先作出的是商务部,如果商务部的终裁是肯定的,应裁明具体的倾销幅度;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终裁,是在商务部作出肯定性终裁的45天内做出。如果两方的终裁都是否定的,反倾销程序就终止。如果它们的终裁都是肯定的,则商务部在收到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后的7天内发出征收反倾销税的命令。”
“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已经于5月16日作出初裁,目前此案正处于等待美国商务部初裁的阶段。目前康大已经完成了美国商务部的调查问卷,他们应该会在今年9月份作出一个初裁。明年的1月份,才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终裁的时候,那时也就是我所说我们会赢的那一刻。”
胜诉两大依据:出口份额小
替代国价格没有可比性
周杰之所以有这么大信心,是因为他认为中方有两个根据可以推翻美国申诉方的理由。
“首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要裁决的是‘中国艺术画布是否对美国国内同类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我们知道美方已经根据申诉公司的数据作出简单初裁,认定中国的艺术画布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但实际上申诉方美国Tara公司75%的产品都是通过墨西哥等地进口的,这是美国律师调查得来的确切数据。也就是说中国画布损害的只是美国个别公司的利益,而不是美国的产业利益。”
画布是纺织品的延伸产品,美国、欧洲是画布的两大需求地,但在美国当地生产画布的企业并不多,他们大多数依赖进口。2001年画布成为第一批取消配额的纺织品后,中国企业才开始逐步扩大对美国的出口。2004年全美画布市场销售额为4000余万美元,同一年度中国对美国的艺术画布出口额为600多万美元,仅占美国市场的15%。
“其次,美国商务部需要裁决中国的艺术画布是否低于公平价值在美倾销。申诉方在论证中国画布存在倾销时,是将中国产品与替代国印度产品做对比的。”
“我国的画布价格是比印度便宜很多,但二者是没有可比性的。此次调查的画布不仅包括布,还包括画框。从布的原料上讲,我们成本可能比印度高;但是画布架子所用的木料,我们用的是桐木,这在中国市场价很便宜。而美国起诉方选了印度一种高档名贵材料作对比数据,价格极昂贵,所以才会出现倾销率达244%的离谱结论。”
“所以,我们美方律师现在正在印度找一种与我国桐木相当的木材,以此递交美商务部来做对比数据。试想如果我们用红木来做画框,那会是什么价格呢?所以我们有充分理由驳倒美方。”周律师笑着说道。
“但是,作为美国来讲,艺术画布事件有一定标志性意义,一旦失败,将对今后其他企业打类似的官司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作为美国企业的代表者,美国商务部会从政治角度考虑,打赢这场官司。所以我们必须做充分的准备,争取在最后一关赢了他们。”
美国律师主动请缨50万美元康大掏得甘心
“如果你在4月初来我们康大,你会看到每天深夜我们这里还是灯火通明。那时候我们可是天天忙着电话会议,挑选美国律师。”一说起打官司,宁波康大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许观良先诉说了找律师的苦。
4月初,美国公司递交申诉的第二天,数十家美国律师行纷纷致电或传真到康大,主动请缨。
“那时候,公司的电话几乎都打爆了,我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在咨询了周杰律师以后,许观良意识到此案的意义。虽然涉案产品在自己公司内所占比例并不大,但他还是决定应诉,决定为中国的画材行业做点事情。
要打官司必须聘请美方律师,“请谁呢?”手头没有资料,时间又紧张,一时间找律师成为康大的难题。
“没办法,我只好在主动请缨的几十家里律师行里一个个筛选。幸亏网络发达,可以开电话会议。因为时间差缘故,我们每天晚上10点钟开始,深夜1点多结束,一天面试两三家,三个星期后才确定一家华盛顿的简称GT的律师公司。”
“因为这是中美纺织品反倾销第一案,很多律师行很看重,对我们开的价格不算高。”据了解,康大此次的直接费用大概在50万美元左右。
“这是我们公司的责任,经济代价我无话可说。但是我建议能形成一种政府、企业、协会联动的应对反倾销诉讼机制,在信息收集等方面帮助企业。比如,可以重点扶持几家反倾销的律师队伍,能有一个信得过的国外律师的候选名单,供应诉企业选择等。这次如果不是有关商会及宁波有关部门的帮助,我也不知道怎么办。”经历了找律师的难处,许观良形成了一点自己的看法。
视点背景
中国成为反倾销重点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允许的世界各国均可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秩序、抵制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自1979年我国出口产品糖精钠和闹钟被欧共体投诉倾销以来,我国出口商品在国外接二连三受到指控。截至目前,累计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目前,我国已取代日本、韩国成为反倾销的重点对象,是国际上遭受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
但在反倾销案被美国行政当局终裁之后,中国企业还须清楚,终裁并非结束,也还有通过上诉将案件扳回的可能。中国苹果汁应诉美国反倾销终获成功就是典型的案例。
1999年6月,美国苹果汁协会向美国主管机构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2000年6月,美国方面作出终裁,中国企业损害成立。中国企业不服,联名上诉,最终,2003年11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做出终审裁决,中国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