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江苏、浙江两省太湖流域采访发现,地处江南水乡的太湖流域在经过治理后,虽然水质有所好转,但依然受到严重水质型缺水的困扰。
太湖治污走在“三河三湖”前列
太湖流域集中于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面积360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900万。占全国不到0.4%面积的土地上,生活着占全国3%的人口。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04年,这里创造了占全国1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9%的财政收入。
经济发展快、人口密度大等因素,曾经导致“太湖明珠”污染严重,黯然失色。太湖流域因此被列为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即淮河、海河、辽河和太湖、巢湖、滇池)之一,在“九五”、“十五”期间进行了近10年的治理。记者在日前行程数千公里、为期近半个月的采访中看到,太湖湖体水质整体上已有所改善,五里湖等部分曾经受到严重污染的湖区正在逐渐恢复过去碧波荡漾的美景。
据介绍,目前太湖流域“十五”水质目标完成情况为:5个重点湖区的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已达标;出入湖河流28个考核断面中,16个已达标。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为:流域COD和总磷的削减任务基本完成,氨氮排放量完成削减目标的56.4%。预计到2005年年底,太湖水污染防治项目完成比例为87%。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太湖流域治污已经走在了全国“三河三湖”的前列,比如把污染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促进环境与经济“双赢”;制定收费政策,完善市场机制;依靠科学技术,通过生态修复治理湖泊污染等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借鉴。
水质型缺水仍然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尽管治污取得显著成效,但目前太湖流域纺织、印染、化工等一些高耗水、重污染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居高不下,部分企业仍存在超标排放甚至偷排现象。与此同时,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对太湖水环境的危害日益突出。西北太湖和一些进入太湖的河道污染依然比较严重,部分河段水质发黑发臭。
污染导致的水质型缺水仍然困扰着太湖流域很多地区。浙江省嘉兴市环保局局长潘启明一见面就向记者诉苦:由于嘉兴地处杭嘉湖平原,位于太湖的下游,接纳了上游大量的过境污水。目前,嘉兴地表水能达到饮用标准的寥寥无几,自来水厂对流进来的水都要先进行污染处理,水厂不得不兼有污水处理厂的功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类似的例子并不鲜见:江苏省常州市以前从本地河网取水,由于污染严重、水质不达标,近年不得不投资超过10亿元建设了新水厂及输水管道,改从长江取水;苏州、无锡、常州一带,由于地表水受到污染,不得不过量开采地下水,沉降区面积现在已经超过5000平方公里……
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房玲娣告诉记者,总体上看,目前太湖流域内水库水质好于湖泊,湖泊水质好于河网。湖泊水质主要反映为富营养化,高温时还受蓝藻暴发影响,河网水源地基本不达标,主要超标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太湖流域较大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原水水质合格的只有近一半。
“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太湖流域水环境、水生态存在明显的不协调、不适应,水多、水少、水脏并存,”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继昌说,“特别是水污染引发的水质型缺水,已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期待人水和谐新太湖
“水体的流动性与行政区域的分割性,是造成水污染治理复杂、艰巨的重要原因。”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委主任杨任远说,要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政府必须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起责任来,“自扫门前雪”,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污水处理率、加强环保执法等措施,进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专家们还呼吁,必须改变江南水乡不缺水的观念,在太湖流域大力推行节水,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保护。另外,环保、水利、渔业、建设等部门应加强合作,通过资源共享、联合执法等途径,探索流域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和联合治水的新机制。
“加强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关系到流域上千万人的饮用水安全,”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叶如棠强调说,“应该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指导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水的关系,早日让太湖人水和谐,重现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