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扶助做大“蛋糕”
“我们每年都会召开一次会议,重点听取民间职业剧团代表的汇报,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嵊州民间职业剧团管理办公室主任应华均告诉记者,嵊州民间职业剧团的演出收入是免税收的,而且“还享有与专业剧团同样的权利,像免收各项规费、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评定专业职称、参加艺术调演等”,极大地鼓舞了民营剧团和演员的士气。
20世纪80年代初,正当区社越剧团兴起之时,嵊州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相应成立了“区社剧团管理组”(现在称“演出管理站”),给予民营剧团以政策上的引导、管理上的指导和业务上的辅导。
为了管理好散布在各地的民间职业剧团,1996年,嵊州成立了嵊州民间职业剧团行业协会,把经纪人、主要骨干演员吸引到协会中,“一方面通过他们与各剧团的联系,可以开展业务交流,为民间职业剧团演出牵线搭桥;另一方面也便于管理。”应华均说。
作为越剧的发源地,嵊州市政府还经常组织一些越剧活动,像在中小学校开设越剧兴趣班,组建“小小越剧团”;投资2亿元建造广场、乡村古戏台以及流动剧院;还举办越剧擂台赛和票友大奖赛,激励剧团之间的竞争。
回归草根
NO1:最大的市场在农村
“群众的需求就是市场,而最大的市场在农村。”这是流传在民间职业剧团的一句“名言”,也是民间越剧人的经营理念。
每逢庙会、做寿、春节等喜庆日子,一些村子总要请剧团来演戏,而在农民的眼里,“出千把块钱赞助场戏,让父老乡亲乐一乐,是很体面的事情。”而专业剧团动辄上万元的演出费用,对很多农村而言,价格太高了。
“我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我知道老百姓想要什么。”嵊州群艺团团长石国荣说。
很多的民间职业剧团,从团长到一般演职人员都来自农村,他们最了解农村,也最了解农民,“农村爱看的是跟自己相关的生活戏,即使是那些皇宫内院戏说的也得是家长里短的内容。”
很多戏迷会跟着剧团看戏,有时一个月会看20多场,当然希望看到新剧目。在了解了老百姓的心思后,民间职业剧团就在保留优秀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创作、编排了不少新剧目,“连演十几天也不会重复”,甚至还可以让老百姓自由挑选剧目,自然大受百姓欢迎。
“我们考虑的不仅仅是越剧迷,非越剧迷我们也要考虑。”石国荣说,喜欢越剧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而农村里的很多年轻人更喜欢看歌舞,所以他们就在正式演出之前免费赠送40分钟的加演时间,“唱歌、跳舞、小品都有,百姓很喜欢这样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