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的蒋女士今年7月觉得身体不适,来到杭州一家民营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她体内长了一个瘤子,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致癌。惊吓之余,她赶紧借了3万元钱住进医院。钱花完后,她却没感到任何变化。她找到了我省著名肿瘤专家高永良教授,检查发现,她长的只是普通的子宫肌瘤。
高教授说,像子宫肌瘤这种病很常见,致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患有子宫肌瘤的妇女,一半以上不需要做任何治疗。“然而,事实上很多妇女却被过度治疗了!”高教授说。在普通疾病开大处方现象日渐减少的今天,在治疗人们不太熟悉的疾病时,一些医生“过度治疗”之风日长,给病人带来了痛苦,也给病人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
据介绍,目前被过度治疗的疾病主要分布在三大类,一是子宫肌瘤、宫颈糜烂等妇科疾病;二是各种肝病;三是各种肿瘤。这些都是人们不太了解,但又非常关心的疾病,很容易让人们在治疗中不知不觉地掏出腰包。
杭州一位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医生告诉记者,甲型肝炎是一种自限性的传染病,只要给予适当的能量和保肝药物,绝大多数患者不用花多少钱就能痊愈,但现在少数医生只要病人住进去,到出院结账起码花费5000元。乙肝病人也如此,往往住一天院就要五六百元,人均住院费超过1万元。脂肪肝患者则几乎都被推荐使用一些价格可观的降脂药。
事实上,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厉害的还是对肿瘤病人的“过度治疗”。
去年,家住杭州翠苑小区的朱先生患了肺癌,经检查,癌细胞已大面积转移,开刀自然是不行了,于是转为保守治疗。但大半年过去,他精神状态很好,体质也不错。上个月因身体不适,他来到杭州一家医院,主治医生动员他做化疗,并直言若不做化疗就请出院。再三劝导下,朱先生答应了,但短短一个礼拜下来,钱花去了几万元不说,他却连爬都爬不起来了。
“现在,个别医生在治病时不是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只要病人花钱,什么手段都敢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疗专家说。据他介绍,目前我国大约有20%的晚期癌症病人在接受着超过疾病治疗需要的过度治疗。我省著名肿瘤外科专家、浙江医院党委书记毛伟敏深有感触地说,肿瘤治疗在学术上有一个词叫“驱赶效应”,有些晚期癌症病人不开刀还好,一开刀,癌细胞反而扩散得更快,所以治疗肿瘤,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绝不能过度。
过度治疗不但给病人精神和肉体上带来了痛苦,还给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并破坏了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浙江大学哲学系朱法贞副教授指出,“过度治疗”之所以会频频出现,与经济利益驱动有关。在利益驱使下,个别医德素质不高的医务人员,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患者进行“过度治疗”。当然,除此之外,病人家属传统“尽孝”的观念也是造成过度治疗的原因。
专家表示,要解决过度治疗,一方面,固然需要病人及其家属认真考虑医生的建议,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但另一方面,更需要医生抱着科学的态度,从病人病情出发,设定最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