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体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唇齿间的低吟 :老地名背后 醇酒般的城市文化

www.zjol.com.cn  2005年08月04日 09:05:2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作为一种文化,地名承载着杭州历史文化的内涵。对可改可不改的地名原则上不改,以保持地名的稳定性;一旦有地名需要更名,将召开市民听证会、专家论证会,并通过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公开征求意见。这是记者近日从杭州民政部门获悉的。

  在杭州,有涌金门、清波门这样以原城门命名的地名;也有夏皇后巷、祠堂巷这样以纪念人物的地名;也有松木场、布市巷这样以当时集市命名的地名等等。

  杭州市下城区地名办的刘敦礼老人便常常如饮醇酒般地体会这个城市的地名文化。一提到孩儿巷,自己童年时代曾在这里读书、嬉戏的场景,虽然时隔五六十年,仍然犹如电影画面般重现自己眼前。

  随风而去的老地名

  在城市化过程中,新楼盘的开辟、道路的拓宽变更,都会出现一批新的地名。这些被老街旧巷承载的老地名,也就随着历史的云烟,一同成为了历史。

  杭州以前有条巷子叫花灯巷,它南起庆春路,北至缸甏弄。相传,这条巷子路面坑洼,百姓晚上经过时经常摔跤。一天,一户大户人家在家门口挂起了一盏花灯,给走夜路的邻居照明,街坊们纷纷效仿,于是,一排花灯就照亮了巷子。这一挂就挂了几十年。老百姓们被这种邻里亲情所感动,于是这条路后来就被叫做了花灯巷。花灯巷的名字一直被叫到2001年,直到有一天,这里造起了楼盘并命名了新名字———东河锦园,花灯巷也就只留存在一些人的心中。

  众安桥,这个百姓纪念施全行刺秦桧义举而设立施公庙供奉他的地方,在1992年拓建庆春路时,桥栏和施公庙没有留下来。如今这里高楼林立,一派现代化的气息,众安桥已变成了人们的回忆。

  老街巷撤并得越快,老地名就消失得越快。记者了解到,下城区撤并的老街巷,1981年前只有57条,1982年至1993年有35条,1994年至2002年有151条;而在上城区地名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城区由于是老皇城,在城市化过程中消失的老地名更多。为老地名“树碑立传”

  刘敦礼老人虽主张保护老地名,但他对部分老地名的消失表示理解:有文化底蕴的老地名应该保护,但有些老地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自然消失,属于正常现象。

  杭州市地名办副主任杨兵告诉记者,事实上,杭州一直在注重保护地名资源,也想把地名保护纳入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为了保护现有的老地名,杭州将借背街小巷的改造之机,使地名保护落到实处。

  据杨兵介绍,对于那些已经消失的地名,杭州将在这个地名的原址,以“树碑立传”的方式,通过碑文,让本地的市民回忆历史,让外来的游客了解历史。刘敦礼告诉记者,对于消失的老地名,也可以在老地名原址的墙壁上,以故事的形式,画上这个地方的历史典故,既可增加街道社区的文化味道,也可算是传承了老地名。

  感受地名背后的文化

  杭州的历史沉淀十分深厚,几乎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蕴涵着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在建国路潮鸣苑周边,记者随机问起居民对“潮鸣”地名的了解,很多人摇摇头,可是当他们知道其中的故事传说后,便立刻表示:“我们家这边居然还有这样的典故,真是想不到。”原来,潮鸣寺巷这里以前有个“归德院”,据传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追逐时,曾在这里落脚。晚上,门外响声大震,赵构以为金兵追至,正准备逃跑,探子来报,说这是钱江潮声。于是,赵构就写下了“潮鸣”两字,由此,归德院就更名为“潮鸣寺”,这个地方也得名潮鸣。

  大井巷的墙上写满了“拆”,在这条以一口大井而得名的巷子里,记者遇见了一对在给井拍照留念的外来游客。这对自称来自福建的游客正向巷子里的老人问起关于此井的典故。有老人说,南宋期间,杭州大旱,除了这口大井,城内其他水井都干涸了,这口大井解决了老百姓的吃水问题。听罢,福建游客惊叹道:“杭州的历史实在是太奇妙了!”

  地名有地理指代作用,每一提它,人们就知道它在哪里;地名有浓缩回忆作用,每一提它,人们会想起自己以前的生活片段;地名有文化传承作用,每一提它,人们总会想起那些历史故事。刘敦礼告诉记者:“其实,老地名容纳的不仅是对历史典故的追忆,更是大家对这个城市历史文化的品味。”新闻链接

  中国启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今年3月发布信息说,“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已经启动,并专门成立“地名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地名”,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将受到保护而不容随意变更。“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分为地名文化遗产分类与存量评估、地名文化遗产鉴定体系等七个项目。民政部强调,地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任何地方命名、更名都要通过专家的严格论证,以切实做好地名文化的保护工作。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 施袭森

相关稿件
·深圳万科状告萧山地名办地名侵权 杭州尚属首次 2005-07-17
·我省5年内将实现地名“数字化” 上网问路更便捷 2005-06-15
·东西为街南北为路 杭州地名管理终于理清头绪 2005-06-07
·东西为街南北为路 杭州地名管理终于理清头绪 2005-06-07
·输入单位名就知门牌 杭6城区地名数据库初步建成 2005-05-26
·老底子地名上了路牌 杭州一夜之间冒出立体地图 2005-05-17
·留住城市“活”名片 杭州采取措施急救老地名 2005-04-05
·留住城市的"活"名片 杭州采取措施急救"老地名" 2005-04-05
·杭州启动空间地名数据库建设 明年有望服务社会 2005-03-24
·“田螺山”地名成商标热注对象 2004-07-0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浙江盘点 更多 
·【新闻鲜晨多】9月2日:温州一酒吧上演色情脱衣秀 露点照片疯传网络
·【新闻鲜晨多】9月1日:账上800多万仓库却空空 温州红十字会的钱去哪了?
·【新闻鲜晨多】8月31日:浙江清算药品“回扣门”事件 百余名医生被约谈
·【新闻鲜晨多】8月30日:三天温州存款狂减372亿 揭秘银行存款暗战内幕
·【新闻鲜晨多】8月29日:暗箱操作还是审核有误? 温州一10岁小孩获准买经适房
 精品专题 更多 
·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对话网友
·蔡奇对话网友
·姚克对话网友
 图说新闻 更多 
猪粪发电
猪粪发电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草莓苗上市
草莓苗上市
村邮站成“便民店”
村邮站成“便民店”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