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只有24平方公里的小岛,午后的海风穿巷而过,送来一阵阵的麻将声。
也许5年之后,海风挟带的将是机器的嘈杂和汽笛声——如果一切顺利,洞头岛,这个温州市所属区县中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的海岛小县,将让温州丢掉“国际轻工城”的名片,一个海上温州将在这里诞生。
这将是一个临港工业占GDP比重超过50%的重型化温州。而在这个中国“大片”中,创造了温州模式的民营资本将第一次丢掉主角的位置。
由“轻”变“重”
8月10日,负责此项规划工作的温州市发改委产业处的金处长说,洞头的石化项目,一期规划21个项目,投资额86.5亿元,预计形成销售收入100多亿元;中远期规划投资213亿元,形成产值240亿元。
温州要为整个项目投入300亿元左右。这相当于温州市非国有单位2004年一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这也意味着仅仅在这个项目上,温州在洞头每平方公里的投入将超过12亿元人民币。
金处长说,温州从来都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以轻工为主,但温州近几年来的发展速度逐渐下来了,在浙江省,温州的速度甚至已经低于平均速度。这主要是因为温州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缺乏后劲,轻型加工业比重过大,技术含量太低。
她说:“这给我们带来了压力和危机,我们要转型。”
据统计,在浙江11个省辖市中,2003年温州的GDP增速排名倒数第二,2004年排名倒数第三。
温州社科联副主席洪振宁说,温州的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只有百分之十几,而其他地区有很多是50%以上。这是近几年来温州GDP增速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正因为如此,2005年,吸引外资被温州市政府当作了一号工程,各区县和各部门都列出了吸引外资的任务和时间表,每月定期公布招商进展。(详见本报2005年5月9日《温州模式2005变形记》)
但是截至今年7月,温州市实际利用外资只完成了全年任务的32.7%,最少的苍南县仅完成了计划的4.1%。
温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现在温州的产业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工业园内只有76.6平方公里可以开发,除去其中的山地、河流和机场用地以外,真正能够开发的仅仅15平方公里左右。
另一方面,外来资本来温州投资皮鞋等已经成熟和饱和了的传统行业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温州因此把目光转向了重工业。
金处长说:“没有重工业的城市,经济风险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