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回望暑期,许多中国人记住了大学生李强的名字,他的《乡村八记》让我们重新审视大学生们的社会实践及它的深层意义。在盛夏,大学生们走进寻常巷陌,走向田间灶头,以理想主义的眼睛,以人文关怀的深度,去观察、体验这个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社会。
浙江日报从浙江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入手,摘录8篇暑期大学生关注乡土的调查报道——
●浙江学子乡村第1记:
●农家吃的未必“绿色”
●调查团队: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实践调查小队
●调查地点:温州苍南凤阳畲族乡在温州市苍南县凤阳乡,我们以“食品卫生”为切入点,对当地的食品安全状况以及由此引出的农村潜在问题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
在对凤阳的走访中,我们对乡里人的食谱作了考察,早餐多为喝粥配上腌菜。我们在乡里试买了一周的菜后发现,乡里没有大型的肉类养殖场,所以当地荤菜的物价较高:如500克带皮猪腿肉的单价为10元,学生的菜基本上以素菜和腌菜为主。村里没有便利店,除了自家种的蔬菜,便是腌菜。这是凤阳乡里基本的饮食状况。
在我们给当地小学教师发放的22张问卷中,“您在意科学的饮食方法与健康之间的联系吗?”只有两个老师回答在意,而当问及“您了解癌症与饮食习惯的关系吗?”时,只有一个老师的回答是了解。95%的老师认为长期食用腌菜并不影响身体健康。
在乡杂货店里,从食品烟酒到日常用品,应有尽有,可是,几乎除了烟以外的所有商品都是无三包的假冒食品。例如一种叫“奥利奥”的巧克力饼干,在这里的包装完全相同,只是名字中改了一个同音字,这样的商品在农村到处都是。
其中原因,除了一些劣质食品故意向农村市场渗透外,农民意识淡薄也是原因。一位村民说,他们买东西也会“货比三家”,但比的只是价格、颜色和形状,至于是否添加了色素、蔬菜的农药残留量是多少等方面,他们却并不知道如何识别。
在乡村周边,随便一间小屋都有可能成为食品加工厂,有些人专门做节日生意,如端午节前赶做粽子,中秋节前赶做月饼,春节前赶做糖果等,这些地下作坊往往无证无照,卫生条件差,但由于价格低廉,专门针对农村市场销售,而且生产周期短,在当地很有生命力。
和大多数乡村一样,食品、副食品店短则月余检查一次,长则半年检查一次。不少“三无产品”、过期食品就在这种监管空档中销到了农民手中。
据了解,农民们买的一些日用食品很多都是牌子相近的冒牌货,这些冒牌货一般比正品要便宜,甚至还有很多两三毛的儿童零食,店主说,这些食品在乡里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在当地卖菜的一位妇女告诉我们,这些冒牌货,当地一般人即使知道是假货也愿意买,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些假货更接近农民的消费水平。一个靠庄稼地过日子的家庭,又怎么舍得花三四块钱去买一小包饼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