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9月11日讯 当国内外网络巨头“西湖论剑”正欢之际,一场在我省大企业、大集团“掌门人”与知名经济学家之间的“风云对话”,今天也在西子湖畔激情演绎——
如何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善型的社会过程中,企业应承担何种责任?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形下,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个个深为省内企业CEO们所关注并且迫切希望得到答案的热点问题,被接二连三地“抛向”吴敬琏、刘冀生、丁宁宁、张小济等专家,一时间会场上脑力激荡、智慧的火花闪烁——
转变增长模式离不开服务业发展
[现象]罗技公司每年在美销售2000万个在中国苏州制造的鼠标,每个单价40美元。其利益分配构成如下:罗技公司得8美元(20%),分销商和零售商得15美元(37.5%),零配件供应商得14美元(35%),而制造商苏州企业只拿到了3美元(7.5%)!
[观点]继续走旧型工业化道路,就会抑制服务业的发展。吴敬琏教授认为,正是由于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发展不足,产业发展集中于低附加值、低盈利的加工环节,导致包括浙江企业在内的大量国内企业只能给外国企业打“短工”。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首先发展的是加工制造业,缺少为生产服务的配套服务业,致使其特有优势发挥不出来。而加工贸易结构的竞争力来源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环保成本低、社保成本低,但这些“低”没有可持续性。
吴敬琏说,转变增长模式必须改变“重制造,轻服务”的旧思维定式和政策取向,鼓励和帮助企业向高附加值和高盈利率的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并发展现代综合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从小企业到大企业要迈四道槛
[现象]中小企业被誉为大企业、大集团的“成长摇篮”。浙江恰恰是国内中小企业大省,现有中小企业近110万家,占全部企业数的99%。目前浙江已启动了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意在把有潜质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专。
[观点]刘冀生认为,企业成长要经过四道门槛:首道槛是头3年,这阶段大约有60%的企业会遭淘汰,期间将经历市场不确定性风险,主要是创业风险和现金风险;第二道槛得花8至10年时间,期间会有60%至75%没有入道被淘汰;第三道槛需要25至35年,剩下企业中有60%将会因为二次、三次创新风险而阻碍了前进脚步;最后一道槛需要40至50年,最后只有2%的企业可能成为卓越的大企业。从中小企业到大企业的演进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正金字塔形结构,越往上“存活率”越低。
刘冀生提出,浙江经济应从“草根经济”向“树林经济”发展,其关键就是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期望那些大企业、大集团不再满足于做独立的产品制造企业,而要成为价值链、价值体系、价值网络的整合者。
努力培育中小型跨国公司
[现象]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和发展中小型跨国公司,特别是在韩国、新加坡、菲律宾、中国香港及拉丁美洲等国家、地区较为突出。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小型跨国公司在美、英、法、日、加等发达国家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观点]专家们认为,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多发期的到来,国内企业国际化经营正面临着贸易摩擦多样化、投资规模小、跨国并购难度大、处在世界产业链低端等困难。化解这些困难,培育中小型跨国公司不失为一条较好的途径。
相比之下,中小型跨国公司带动出口更易取得成功。一般来讲,中小型跨国公司并不一定使用最先进技术,而是用适用技术。而且中小型跨国公司往往以民企为主,这对既是外贸出口大省,又是民营经济大省的浙江而言,优势与潜力更明显,应放手让省内企业走渐进式的道路通向国际市场,先培育中小型跨国公司,再逐渐发展为大型跨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