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年的缺电让杭州人真正感受到了能源紧缺的切肤之痛,政府、百姓想出了很多节电的高招以缓解缺电的危机,比如开高一度空调、冰箱少开门、不要用电茶壶……一下子的生活方式改变的确给很多人带来了不适应,同时有些措施是需要靠人的自觉性来实现的,到底有多少人在开高空调、少开冰箱、不用电茶壶?没有人知道。
怎样让节约能源、资源更落到实处?怎样才能保证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认为,应该跳出以往“狭义上的节约”观念,从“广义上的节约”——社会管理的高度来看一个城市的科学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使目前的能源紧缺从困境变为转变的动力,老百姓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企业和社会也从中获得发展的机会。
我们与杭州市经济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处处长楼青山、杭州市节能协会副秘书长刘祥云作了一席交流。
能源拉响警报
能源拉响了警报。著名学者孙万儒在今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专家与媒体座谈会上的发言,大概全世界煤炭的储存量还可以开发100到150年,天然气的储存量可以开发50到60年,石油的储存量可以开发30到40年。这意味着,目前的这种能源紧缺将是持续性的。
能源危机已经到来。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开始节约能源,不从现在开始考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从现在开始考虑研发、应用节能设备,我们将无法应对未来的能源枯竭。
不必勒紧裤腰带
面对电力紧缺,杭州市政府关闭了所有景观照明和亮灯工程,夜晚的西湖失去了往日的秀色;马路上的路灯晚上只开一半,广告牌、招牌灯箱用电受到了严格控制;号召老百姓把空调温度提高一度,少开电冰箱,不要用电茶壶……
面对汽油涨价,杭州的出租车司机大热的天在停车候客时,不用空调;几步路的距离,宁可推着车子前行……
这些应对能源紧缺的应急办法是迫不得已的手段,让很多杭州人感到生活上的不方便,不适应。甚至有人认为:讲节能,就是要老百姓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降低了生活水平。
其实不然。真正的节能是在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上,节约能源,可持续发展。比如用节能灯与白炽灯的亮度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不能换节能灯呢?比如用太阳能热水器与用电热水器效果也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不能买太阳能热水器呢?
节能不能仅靠节约
节能不能仅仅靠人力上的“少用一点”“多忍一点”来解决。而应该依靠科技,运用科技节能。这才能在不妨碍人们生活的情况下,大幅度地节约能源和资源。
现代的节能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再不是遥不可及的高科技。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安全、实用、省电,一天晒下来,流出的水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