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3大问题
让人行地道真正用起来
“从规划上讲,我们希望在车流人流矛盾突出的地方,尽可能建过街地道。”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汤海孺表示,目前行人过马路主要有3种方式:第一种是平面的信号灯,优点是设置比较简单,但是总体安全性不高;第二种是架天桥,虽然投资比建人行地道小,但对行人来说不太便利;第三种方式就是建过街地道,既安全,也不影响地面景观。“但在实际使用中,的确存在着有些过街地道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以北山路岳庙人行地道为例,原本是为解决这个路段人车争道、交通拥堵的情况而设置,结果建成之后因为利用率低,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杭州一些人行地道的使用功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和地道周围的交通设施不完备有关,没有护栏的隔离,只要有自行车道,就会有行人通过。”杭州市城建设计院总工裘建分析说,这也是岳庙人行地道遭遇尴尬的原因。
然而,由于岳庙人行地道在南北两个出入口附近均有公交站台,为了方便公交车的停靠和乘客上下车,这里很难用护栏隔开,因此行人往往不自觉地就横穿了马路。加护栏或对行人进行处罚,显然都不是让人行地道真正发挥作用的好办法,而且很多情况下这两种方法都无法实施。人行地道正成为国际公认的最安全、最有效的过街方式,但是要让它“物尽其用”必须解决现存的3大问题。
第一,规划好。采访中,有专家指出,现在杭州的人行地道很多时候是“需要一个,规划一个,建设一个”,始终处于被动建设状态,无法形成网络,而地下工程一旦建成想要变更就十分困难,因此需要对整体交通状况进行调查后,整体规划,以便在土地出让的同时,预留和控制人行地道的用地。
第二,设计好。人行地道使用率低,行人不愿或不便使用,选址不当、设计不到位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比如,人行地道照明要选用光色好的光源,出入口应有比较高的亮度,中间部分采用调整灯距或改变光源功率等措施以调节亮度,为满足白天和夜晚对出入口亮度的不同要求,应采用多开关控制。再比如,方便残障人士通过的绿色通道设施等。
第三,管理好。行人过马路最关心的问题无非两点,一是安全,二是快速。前者人行地道已经具备,后者很多时候要靠管理。比如在各个人行地道口设立明显的交通标志,或设置交通护栏、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有意识地引导行人自觉走“地下”,并养成走人行地道的习惯。
民间·声音
利用地下空间来缓解地面交通在当前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但是杭州的地下交通还不成熟,没有实现网络化,这就使得地道功能不能发挥到最佳。我觉得就目前来讲,一方面要加强对行人走人行地道的宣传,让大家形成这样的意识,另一方面还应该对该地道通行的方位作出标识,这样就不至于行人看到地道却不知道它到底通往哪儿了。
——小杨就职于杭州某建筑设计研究院
下次回杭州我一定会再去武林商圈逛一逛,这次回来走了好几次武林广场的地下通道,觉得比较方便、安全,而且夏天走地道还免受太阳暴晒之苦,何乐而不为。
——金金旅日大学生
我个人认为人行地道是政府对市民交通安全负责的表现之一,尽管有些还没做到位,但是我们不论是考虑自身安全,还是尊重城市建设,都该领这个情,有地道就走地道,做良好市民。
——余青在杭高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