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百岁老人,人们往往以为他们都是幽居在深山冷坞、享受着天然环境优势的人群。最近,由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张敏杰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对长寿老人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后却发现,处于我省经济最发达的杭州市萧山区,到今年9月底,百岁老人总数就达到56人,比去年底的46位增长了10名,增长速度之快在全省位居前列。
今天是浙江的老人节。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快速到来,我省的百岁老人数量也在迅速增加。了解百岁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养老状况以及他们的快乐需求,对我们应对日益加速的“白发浪潮”、满足老人特殊的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等诸多方面都有借鉴意义。
探访萧山“百岁老人现象”
百岁老人的多寡
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萧山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最长者,是享年118岁的僧人王纪昌。这位卒于1939年的僧人,可能是新中国成立前有记录的绝无仅有的萧山百岁老人。1984年底,萧山有8位百岁以上老人健在,其中女性6人,男性2人。2003年11月,有43名百岁老人。最近13年间,萧山全区除去自然死亡的百岁寿星外,平均每年增加百岁老人2.4名。
萧山百岁老人的持续增长,一方面与浙江省百岁老人的增加趋势相同步,另一方面又呈现较高的增长态势。1953年,我省的百岁老人仅有5人,其中女性2人,到了1990年,浙江百岁老人首次突破百人大关,达到171人,其中女性131人;去年我省的总人口为4560万,是1953年人口的2倍多;但百岁老人人数却达到了740人,是1953年的100多倍,其中女性569人。由此可见,百岁老人的增幅与经济社会进步的发展同步。
专家认为,萧山百岁老人的增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省百岁老人不断上升的趋势,虽然目前我省百岁老人数量最多的地区是温州市(共有191名),但作为县级区域而言,萧山百岁老人的绝对数是名列前茅的,而且从其占杭州全市百岁老人总数的47.8%的数量来看,其比重在杭州市县级区域中位居首位。
95%居住生活在农村
环境好很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
已是五世同堂的金雅娥老人,孙子在杭州、萧山都购有宽敞的商品房,但她一直拒绝孙辈邀其住在城里的好意,至今仍生活在义桥镇勤丰村。那里,翠竹葱茏、溪流穿村而过,她家依山傍水、环境幽静。气候温和,空气新鲜,为金雅娥老人的健康长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在对萧山城乡至2004年底在世的32名百岁老人,以及近年来陆续过世的127位百岁老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生活居住在城镇的有8人,占5.0%;生活居住在农村的有151人,占95.0%。从百岁老人在萧山各镇的地域分布来看,除一个乡镇没有百岁老人外,其余25个镇和街道都曾有过百岁老人的记录。
有趣的是,虽然萧山南片的镇村地处丘陵地带,树木葱郁,空气清新,但这里的百岁老人人数明显少于萧山东、北片镇村的百岁老人。这一分析结果说明,环境因素是影响一个人是否长寿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令人惊奇的是,这些长寿老人一生基本没有生过大病,即使像伤风咳嗽之类的小毛病也很少;有三成老人虽然有些小毛病,但仍显得比较健康。由于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吃饭、穿衣、洗澡、上厕所、起床等都不太需要他人的帮助,所以老人们都很干净清爽,被褥衣物都很整洁,很讲卫生。特别是老年人中的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如高血压等疾病,在百岁老人当中患病率极低。这表明百岁老人一般比较健康,这也是他们长命百岁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