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里越剧唱得好的年轻人木佬佬,歌唱得好的年轻人木佬佬,但曲艺说得好的年轻人有几个?曲艺正在复兴,市场前景看好,但人才已出现断层,如果有年轻人肯认真学的话,那真的是前途无量”,昨日,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翁仁康在与记者谈曲艺的发展趋势时,向浙江的年轻人发出了学习曲艺的“号召”。
曲艺正在复兴,市场日益火热
今年以来,杭州城办了10多场曲艺专场演出,场场火爆。“五一节那次,节目演到了1/3,还有观众买票进场。这很好地说明了曲艺在广大市民中的号召力。”翁仁康说。
曲艺在今天的复兴与中国的国情有关。“上推三代,谁都是农民”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的城市与农村、与传统村落文化的内在联系。事实上,城市中的曲艺爱好者、受众与乡村、与源自草根的曲艺在品位、气质上是相通的。这为曲艺的复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随着文化消费的盛行和传统文化的复苏,曲艺在今天开始走俏于浙江各大城市,对此翁仁康表示,“现在许多地方上的文艺晚会和电视节目都缺不了曲艺。同时,曲艺开始走出大剧场,走向普通家庭,现在许多农村做寿、红白喜事都喜欢请曲艺演员去表演。”
同时,电视这一媒介手段也为曲艺的复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杭州、绍兴、金华等地的电视台现在都开设了方言类节目,他们的主持人大多为曲艺演员。这就从另外一种方式对曲艺进行了推广。”翁仁康对记者说。
精品与人才出现断层
在前天召开的全省文艺创作座谈会上,说话幽默风趣的翁仁康以一贯的风格给与会人员讲了个故事:“我们曲艺协会和音协、舞协等都在五楼。时间长了,我们可以根据脚步声来判断来的是什么人。如果脚步声是‘咔嚓、咔嚓’的皮鞋声,那肯定是去找音协、舞协的,因为那里年轻人多;如果是“踢踏、踢踏”的拖鞋声,那肯定是来找我们的,因为来找我们的都是年纪大的。“
翁仁康的话道出了曲艺在创作和人才方面遇到的困境。据了解,一个曲艺节目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最终成熟定型,其间这个节目需要到农村、到基层去不停地磨并在演出中逐步完善。但曲艺作品特别是精品的生产跟不上目前的需求量。
以翁自己为例,他的经典作品《说也说不清楚》、《割肉还娘》、《三个巴掌》、《口是心非》都已演了两三年,新的节目目前仍在创作当中。
翁仁康说,“曲艺没有专门的创作人员,往往是作者、演员一肩挑。而这些演员都来自基层,创作水平已跟不上形势。同时,一些曲艺爱好者虽然快速写出脚本,但质量普通不高。”
“叫花子艺术”前景看好
虽然现在的年轻人都认为曲艺土得掉渣,但曲艺的前景不错。以被翁仁康称为“叫花子艺术”的莲花落为例,有报道说,大师胡兆海的出场费达到10000多元,俞德琪、金国良等民间艺人的出场费为8000多元,其中金国良还用唱莲花落赚的钱买了辆本田车,被圈里人称为“致富模范”。
翁仁康说,物以稀为贵,整个浙江能上舞台的曲艺演员也就几十名,有知名度的更少。他说,在曲艺红火的背景下,如果年轻人肯静下心来好好学,那真的是前途无限。“杭州滑稽艺术剧院有个青年曲艺演员叫汤君儿,现在已有一定知名度,很受市民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