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迹近20年的“中华鲟”又在曹娥江现身!几天来,这条消息引发了很多热心人的关注。
“神秘客”现身曹娥江
10月27日,上虞市章镇一渔民在曹娥江上游章镇段张网时,捕获了一尾样子怪怪的鱼。由于该渔民从未捕获过这种鱼,第二天上午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拿到章镇市场出售。
市场保安在巡逻时发现了这条怪鱼,猜测可能是“中华鲟”,便将此事报告给当地工商所。渔政执法人员接报后迅速前往市场检查,发现这条鲟鱼呈青灰色,长约34厘米左右,重半公斤,从外表看与中华鲟的特征确实相符,于是将此鱼收回,并于第二天下午在曹娥江上放生。
据上虞市渔政人员介绍,就在前几天,曹娥江流域上浦段也有渔民误捕过一尾鲟鱼,那条鱼比章镇捕获的还要大。有人花200元钱买来后,因心存疑惑向上虞渔政部门求证,最后,也被当作“中华鲟”被放回曹娥江。
“中华鲟”从何而来
由于生存环境变化,“中华鲟”在曹娥江上绝迹至少已有20年。此次重返曹娥江,令许多人感到意外。上虞市渔政人员称:“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曹娥江渔业生态环境在逐步改善。”
但也有人猜测,上虞发现的“中华鲟”,会不会是今年台风“卡努”来袭时,从新昌一养殖场逃走的?
据了解,新昌新林乡境内确有一个双星鲟鱼养殖场。场内养殖有史氏鲟、杂交鲟与西伯利亚鲟三个种类,成鱼从俄罗斯引进,幼苗在新昌当地繁育。台风“卡努”的到来让养殖场遭受重创,养殖场进水后,造成8万尾鲟鱼逃走。这些鲟鱼最大的重约1.5公斤,最小的也有0.2公斤左右。该养殖场位于黄泽江上游,与曹娥江贯通,出逃的鲟鱼游到了曹娥江上虞段也很有可能。
不过,这两条鲟鱼就算是从养殖场逃出,但在“卡努”过去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内能在曹娥江安下家来,至少说明曹娥江的生态环境还是不错的。
也可能是“史氏鲟”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它是地球上存活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1.4亿年的历史,有“国宝活化石”之称。但曹娥江上发现的两条鲟鱼究竟是不是“中华鲟”,也各有各的说法。
虽然没能亲眼看到在曹娥江章镇段发现的“中华鲟”,但新昌渔政站站长、高级工程师张玉明认为,曹娥江上出现中华鲟的可能性不大。他说,前几天上虞发现的极有可能是史氏鲟。史氏鲟是黑龙江的“土著鲟”,与中华鲟长得非常相像,只是口前部及背部与中华鲟有些细小的差异。
(本报绍兴11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