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浙江的民间文物收藏高潮迭起,但结构怎样分布,呈现什么特点,又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呢?
一份由浙江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团对该省民间文物收藏的调研报告,近日刊登在浙江省内的一家媒体上。由省级文物局专门对民间收藏进行调研,并将调研报告通过新闻媒体公诸于众,这在全国还是首次。
调研团负责人、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陈官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浙江通过对全省民间文物收藏情况的调查,最终形成了浙江十一五期间民间收藏及民办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基本框架,即对于民间收藏,加强对出土文物管理的同时,利用文博机构专家技术资源为民间收藏提供有偿服务,以促进其健康发展;计划建设100座民办博物馆,同时开放国家博物馆展览空间为民间收藏所用,最终达到整合和利用民间文物资源的目标。”据记者最新获悉,这份调研报告已获浙江省政府批复。
俨然一座金字塔
调研报告指出:“浙江的民间收藏由企业主收藏家、职业收藏家、业余收藏爱好者构筑成金字塔形结构;企业主收藏家人数最少、投资最大,人数最多、投资最少的是业余收藏者。”
金字塔塔尖企业主收藏家,人数不多但购买力强,代表浙江民间收藏的档次和水平,是收藏者队伍的龙头。
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6月,浙江省共举行文物艺术品拍卖25场,投入竞拍文物艺术品11400多件,成交金额4亿元。在浙江,企业家要算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大买家。近年来,部分企业家又着眼于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为国际知名拍卖公司中国文物拍卖会上的座上宾。
事实上,浙江企业家在收藏上展现的实力已是尽人皆知。例如宁波慈溪的企业家徐其明、陆振汉等人是佳士得、苏富比等国际拍卖业巨头十分看重的客户。徐其明告诉记者,他总是能够提前半年就收到著名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拍品图录,这是只有重要客户才有的待遇。
去年苏富比香港秋拍,徐其明一人独中两元,一件清雍正粉彩桃纹盏450万港币,另一件元代青花龙纹罐400万港币。算上此前参加伦敦和纽约拍卖会的竞拍,徐其明一年内在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买单超过3000万元。
在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上,有两个未经核实的数字,一是目前全国每年文物拍卖成交总额的50%到60%是浙江人支付的;二是去年浙江企业家斥资近3亿元到国外购买中国文物。究竟浙江的企业家一年要花多少钱来购藏?虽然无法确切统计,但浙江的艺术品拍卖公司最能体会到其中的“热度”。
“今年,同一家拍卖公司买进卖出或者不同的拍卖公司之间买进卖出的情况在浙江相当普遍。”浙江皓翰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蒋频告诉记者:“北京一些著名艺术品拍卖公司秋拍刚落幕,一幅陆俨少的《山水》以80万元成交,买家‘马不停蹄’送上皓翰秋拍,起拍价就是120万元。上海一家拍卖公司以27万元拍出一幅花鸟题材近现代画作,上了皓翰秋拍,起拍价35万元。”蒋频对于成交颇有信心。“抓住浙江的买家就成功了七成。”这是今年浙江拍卖业内流行的一句话。
金字塔塔身职业收藏家。
以收藏为职业,多数人是各地文物古玩市场和收藏家协会的骨干。藏品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通常以古玩商的身份推动和引领收藏活动,是浙江民间收藏的重要力量。
这部分收藏者早期深入各地古玩市场、大户人家淘宝,挨家挨户收购文物,完成了原始积累。近年来也频繁出入国内外各种拍卖会,并将收购的藏品转手出售,获利的同时也促进了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流通。
金字塔塔基业余文物收藏爱好者人数众多,占收藏者队伍人数的80%左右。人员构成庞杂,是浙江民间收藏的基本力量,收藏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这部分人中收藏新手与老收藏家都不少。新手以“淘宝”为目的,收藏投资多表现得盲目和从众;更多的人则有着长达十几年的文物艺术品收藏经历,他们对自已收藏的门类有浓厚兴趣及很深的研究,通常定期逛古玩市场或文物商店,凭眼力购买价格便宜的文物艺术品收藏、玩赏。据调研报告显示,该省到目前为止已建立20多个收藏家协会,平均每个地市两家协会,其登记会员超过5000人,并且还在进一步发展中。
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华雨农是当地一位很有名的越窑青瓷收藏家,他对修内司官窑的研究十分痴迷。历经十几年的收藏,他通过对青瓷瓷片的研究对比,并实地踏访遍布于杭州周边的古窑址,试图寻找修内司官窑窑址的遗迹。而他研究的青瓷标本,就是他十几年来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从古玩市场里购藏的瓷片。华雨农说:“浙江历史遗存的青瓷片很多,这些在市场上价格不高,但要懂才能发现有价值的文物。收藏、研究、交流多了,才有乐趣。”
作用必须肯定
调研报告也提到:“浙江民间文物收藏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体现了人民大众‘盛世收藏’的价值取向。我们对浙江民间文物收藏的积极作用必须充分肯定,但对它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
文物市场的活跃诱惑着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非法盗掘文物现象曾一度猖獗。因此,限制所有文物流通曾经是新《文物法》颁布前文物部门对于民间收藏采取保守态度的初衷。对此,浙江一位收藏者说:“文物政策的逐渐放开,最显而易见的影响就是近年来海外文物的大量回流。事实上,民间收藏者都是爱文物如身家性命,文物因为流通而有了价值,也使得人们更珍视文物。非法贩卖文物应该依法严惩,但这只是民间收藏中很小的一个局部,要区别于合法的收藏,加以鼓励和保护。”
陈官忠强调此次的调研是对浙江的民间收藏摸个底,以使下一步工作有的放矢。他认为,“消极影响”不能否定对于民间收藏的积极意义的肯定。“单靠国家的财力,国办博物馆要征集所有文物,保管和保护所有的文物是不可能的,通过民间收藏,既可节省国家资金投入,又可扩大保护范围,这对我们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利。民间收藏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有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正确引导搞好服务
调研报告中将此次调研的目的归纳为:“根据目前浙江民间文物收藏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认为应该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监管,正确引导,搞好服务,使浙江民间文物收藏朝着健康、规范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对于浙江艺术品市场今年的“狂热”,浙江省博物馆副研究员赵幼强表示担忧:“收藏是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但现在浙江的艺术品市场也像股市一样追涨杀跌,很多不懂书画的人看到书画市场热,便盲目跟进,可以说现在有很多人花巨资买到手的文物都是假货。”
不久前,曾经有收藏者请某研究书画的文博专家鉴定自己今年的购藏。其以12万元购得的一幅沙孟海的画作就被专家看出是赝品。而且这位收藏者购藏的多幅近现代国画都让这位文博专家看不懂。
“我们看到仿张大千的画一般都做得很旧,其实张大千的画不管是博物馆还是民间收藏领域,存世的真迹都很新。而在这方面,收藏者显得缺少专业的知识和辨伪的能力。”赵幼强认为,博物馆应该多发挥为民间收藏辅导的作用。
这也是调研报告中的“健康的民间文物收藏”的重要内容。陈官忠解释为“我们主张科学合理的收藏观念。”所谓“科学”,就是一要了解国家法律,对于出土文物是绝对不允许流通的;二要有专业的鉴赏能力,没有知识的积累,收藏路上肯定会买到假货、吃亏上当。“对于后者,将利用目前浙江省内博物馆的人才力量,建立起中介服务机构或是增加中介服务功能,将这一项业务常规化。此外,浙江民间收藏的藏品保护还处在原始状态,我们会利用国家博物馆的技术为民间藏品的科技保护提供有偿服务。”
报告中还将“整合民间文物资源”作为最终目标。陈官忠认为:“收藏的意义最终都是贡献于社会,发挥浙江各地收藏家协会的作用,鼓励民办博物馆以及在国家博物馆里为民间收藏建立常设展示馆,使民间收藏实现其原有的价值”。据了解,浙江省文物部门在十一五期间将鼓励创办民办博物馆提到议事日程,民办博物馆的数量将从现在的50个发展到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