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模式魅力初显
如今,中原国际小商品城被越来越多江浙商人看好,慕名结伴前来现场考察的江浙一带生意人也不断增多。附近县市也纷纷向陈国平抛出绣球,希望他把为中原国际小商品城配套的小商品生产基地设到他们那里。
12月4日,刚刚从河南驻马店市回到郑州的陈国平告诉记者,经过两天的谈判,已经达成在驻马店建设一个万亩创业园区的框架计划。这个园区离郑州和武汉都在200公里左右,省际交通网络发达、劳动力成本低、各类资源丰富,不但可作为中原国际小商品城的配套基地,还可以成为武汉汉正街的小商品生产基地之一。
陈国平说,这样的布局是吸取温州的教训。温州是拉链、纽扣生产基地,当地的专业市场却形同虚设,反而靠义乌市场销售,这主要是因为当地市场离生产企业太近,有了一次交易以后,就绕开市场直接到厂里进货,这不利于市场培育。
对陈国平的“舍近求远”,荥阳市豫龙镇镇长张宗文并没有“吃醋”。他说,根据规划,中原国际小商品城建成后,将有近2000家浙江相关企业随迁至中原国际小商品城及周边地区,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链,使当地商贸、物流、工业等相关产业迅速升级。
就在中原国际小商品城落户荥阳之后,台州中龙电器公司也随之而来,目前已经开工建设。在离郑州不远的兰考新兴工业区,义乌客商投资1.5亿元的10万锭纱厂也正在紧张建设中。
义乌模式中部燎原
据陈国平透露,他和以前的合作伙伴曾考察过中部的许多地方,结果因为对各地兴建小商品市场前景方面的分歧各奔东西。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那些合作伙伴已经在中部省份的不同地方克隆义乌模式。陈国平认为,义乌模式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星火燎原,经过大浪淘沙,必然会在中西部形成一级市场龙头高昂、二三级市场众星拱月的良性格局,就像沿海地区的市场发育历程一样。“我们先期已经投入1.8亿元建设湘浙小商品批发市场。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希望这里成为中南地区小商品的贸易中心。”陈泽梁对培育中部另一个龙头充满信心。根据规划,到2007年,湘浙小商品批发市场将扩大到20万平方米,争取年成交额达到100亿元,辐射面扩大到我国中西南地区。到2009年,把市场建设成为国际性小商品贸易中心,并在岳麓区建设一个工业园作为湘浙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供货基地,使其成为中国内陆省份小商品出口基地和展示平台。
义乌模式并非万能
就在中部各省对义乌模式信心爆棚时,地处黔北的遵义义乌商贸城的经营户却度日如年。
遵义义乌商贸城营业房面积56万平方米,摊位、门店达9000多个,在入驻商贸城的4000多经营户中,来自义乌、东阳等地的有五六百人。然而,就是这个“黔北贸易集散中心”,仅仅一年时间,已经门可罗雀。
据了解,遵义义乌商贸城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由几家房地产公司开发经营,挂上义乌商贸城之名,无非是为了使摊位好卖一点,对怎么去培育、管理市场缺乏考虑。
就此,陈国平认为,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一级批发市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在接受义乌市场辐射较弱的地方;第二,必须具备大交通的优势、大辐射的地理位置;第三,必须具备较成熟的商贸物流格局。而郑州和长沙基本符合这些条件,完全可能成为江浙等沿海大市场辐射中西部市场的中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