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粮不下田亩均增收超三百
再过几天,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下梁村的100多亩冬小麦即将破土而出。从过去的季节性抛荒到现在种粮积极性高涨,这一喜人变化,与该村农机合作社的便利服务有关。
地处温黄平原产粮区的下梁村,近年来300亩耕地中有近200亩出现季节性抛荒,耕地资源浪费严重。经村委会商议,金穗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于今年6月正式登记成立。这个合作社由8位工商企业主投资50万元发起,13户农机大户、5户种粮大户和200户村内农户分别将农机和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目前,合作社已累积投入资金近300万元,拥有各类农机30多台。
据了解,这是全省首家由工商资本投资组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也是我省为数不多的可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的农机合作社之一。
合作社有3种“套餐”可供农户选择:一是将承包田出租给合作社经营,租赁款结算成粮食由合作社交给农户;二是合作社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的服务费,粮食全部归农户所有;三是日常田间管理由农户自己承担,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向合作社“点菜”。
下梁村村民李泽林等3人的10亩早稻田是合作社接到的第一笔“生意”,所有农活都交给合作社打理。据测算,合作社每亩收费409元,而采用传统人工种植成本约593元,亩均节约成本184元;机械化作业又使每亩增产153.6元,两者合计,亩均增收337.6元。
老农赵云福平时自己照看粮田,农忙时请合作社帮忙收割。老赵现在还替合作社打短工,每天也能挣四五十元。
路桥区农机总站站长马礼良介绍说,通过机械化全程服务,大大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原来只种一季单季稻的土地改成了早晚双熟制、“麦-早稻-晚稻”三熟制甚至“麦-单季稻-蔬菜(西兰花)-早稻-晚稻”两年五熟轮作,从而使耕地复种指数和生产效益大大提高。
工商资本能不能在农业生产领域“淘”到“金”呢?合作社理事长梁妙德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以全喂入收割机为例,每亩收费70元,每天每台可收割30至40亩;扣除成本每天每台的纯收入为676元。除去政府以奖代补的三分之一,实际机价为3万元;以每台年均作业400亩计算,2年就可收回成本。经过半年的运作,合作社纯收益达40多万元,投资回报率约15%。
目前,又有两家工商企业要求入股,周围村镇的农民也希望能购买到合作社的服务。梁妙德告诉笔者,路桥区计划在金清镇建立“万亩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其中3000亩中心方土地已经平整。明年早稻的育秧和机插服务,也已经预定2000多亩。合作社计划再追加投资268万元,进一步壮大农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