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蔬菜安全,杭州市政府部门采取了何种措施?针对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为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蔬菜每日“体检”餐桌安全无忧
杭州市从11月11日开始与农业部农产品质监中心合作,对市区蔬菜零、批发市场、超市及菜摊进行抽样检测,并发布蔬菜质量每日评价。近日,杭州一些市民给本栏目热线打来电话,希望能更多了解政府对蔬菜安全所采取的措施。为此,记者冒着严寒,连日来多次到三里亭蔬菜分公司、笕桥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和三里亭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进行深入采访。
〉〉〉零时至4时
监测人员入市抽检
12月22日零时,记者来到杭州市蔬菜公司三里亭批发市场。市场速检员项觉敏告诉记者,测出一批平菇不合格后,马上就封存了。在农药残留速检室,记者看到已有40多个品种蔬菜速检完毕,全部合格。
来到市场内的一个丝瓜摊前,刘关兵对菜贩老徐说:“你的丝瓜要抽检。”在监测人员取样时,老徐对记者说:“我对政府检测抽样表示理解和支持,这会促使我们从源头把好关。”
在摊位上,福建籍的种菜大户郑惠就更忙,他要把芹菜装箱运到上海江桥蔬菜市场。老郑说,他在下沙承包300亩地种西芹,从不施农药,因此,经多次抽检,全部合格。现在,他在箱上印上“放心菜”字样,把电话号码及产地也印上了。
〉〉〉4时至8时
蔬菜样品在实验室检测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一楼的灯光,一到晚上始终亮着。清晨4时,当监测人员带着抽样回到这里,技术人员便开始紧张地进行检测。中心副主任赵燕申对记者说:“我们要工作到早上8时多,结果出来后,把报告写好,传真到政府部门;如发现样品不合格,马上向被抽检市场通报,让他们尽快采取措施。”
12月12日至18日这一周,监测中心通过对各市场30个品种、105个样品蔬菜的检测,发现甘蓝类、瓜类、葱蒜类、根茎类、薯芋类、水生蔬菜类等蔬菜未检出农药残留超标,属安全蔬菜;但这一周抽检样品合格率为94.3%,因从叶菜类、食用菌类、茄果类样品中检测农药残留超标,其中有6个批次不合格。
记者从杭州市有关部门了解到,自从实行蔬菜质量每日评价制度后,该市未发生过蔬菜中毒事件。
〉〉〉9时至24时
全天候监管蔬菜安全
上午9时,15个批次蔬菜样品全部合格的检测报告,传真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该局迅速将此报告传真给各零、批发市场。与此同时,该局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及网络即时发布当天蔬菜质量评价报告,并开通一条为市民服务的蔬菜专家咨询热线(86404339)。
11时,记者找到该专家热线主持人、蔬菜专家高春先研究员。他说,12月3日,听说从三里亭农副产品市场测出24号摊位从福建厦门运来的茄子不合格,有市民打电话来问:对这些不合格蔬菜是怎样处理的?他告诉市民:接到监测结果后,该市场对不合格茄子进行查封。接着,要对市场上的茄子实行重点检测,经多次检测合格才准许上市。
记者随后采访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郭泰鸿。他说,杭城70%的蔬菜靠外地调入,因此,对蔬菜质量监控不能掉以轻心。现在,他们与农业部门合作,实行产地绿卡制,从源头抓起,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让这地方的菜源进来;与市贸易局合作,对200个摊位以上的蔬菜市场进行抽检,并在第一时间公布;与工商局合作,对经营蔬菜批发的公司、零售摊点进行蔬菜质量追踪查访;与卫生局合作,通过对餐饮业的卫生检测,寻找蔬菜销售中的安全隐患……
郭泰鸿说,下一步要结合每日评议,着重做好对批发和农户基地的监管;二是要扩大范围,把水果、粮食、食用油也纳入评检;三是要把农业、工商、质量、卫生、贸易等部门在不同环节的监管统一起来,形成从农田到餐桌全部产业链的综合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