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营经济的“温州模式”在反思中转换
www.zjol.com.cn
2005年12月28日 15:05:5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以“小商品,大市场”为特点的“温州模式”使温州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目前有民营企业3.7万家,民营企业的数量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9%,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6%,上交的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5%,外贸出口额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95%,从业人员占全市企业职工总数的80%左右。
然而,在进入新世纪后,温州的发展速度似乎放缓了,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8年的20年中,温州的GDP增长速度在浙江省11个地市的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但自1998年以来温州经济增速开始相对慢于浙江其他一些地区,2002年排名掉到了第七位,2003年上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在全省倒数第二。近几年,温州的民间资金外流,温州的炒房团、炒车团、炒煤团活跃于全国各地。于是人们纷纷开始反思“温州模式”。在反思中,温州民营经济完成了从小商品、大市场,到以品牌和质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模式的转换。
专家分析说,在短缺经济背景下自发成长起来的温州民营经济带有不可避免的草根性,“低、小、散”的产业结构和粗放的增长方式,使温州的先发优势逐渐衰竭,当城市面临重新洗牌,区域经济欲在新一轮竞争中保持强劲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以清明的理性批判审视自己,以不断的改革姿态破旧立新,以崭新的价值重估给出发展新视野。
温州人自己也认识到温州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为此,产业集群和引进外资的战略已经启动。温州制定了一系列“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加大科研技术投入;鼓励企业做大名牌产品,并加大了城市配套建设的投入。
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用五句话形象地概括:一是“拉长补短”。就是发挥优势和特色,使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克服薄弱环节,把弱项补强,把劣势补优,把短处补长。二是“领车上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部门积极当好发展的“引航员”、“护卫员”和“服务员”,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促使企业提升层次。三是“引狼入室”。就是千方百计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和著名品牌企业,鼓励引导企业加强与跨国公司和大企业集团合作。四是“同唱一首歌”。坚持“先富与后富相统筹”,“本土温州人与新温州人相融合”,“温州人与在外温州人相呼应”。五是“人在事中”。加强政府服务,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
“招商引资引的不仅是资金,也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更是对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民营企业如何再进一步提升的一种探索,一条必由之路的选择”。
在温州民营经济发展中,行业协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温州市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建设,先后建立经济性行业协会(商会)110家,在加强行业自律、整合提升行业、开展自我服务、协调各方关系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应对贸易壁垒案件中,行业协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编辑:
何始玉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