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商人们可能正经历着一场从大悲到大喜的场面。
2005年的最后几天,有关温州炒煤团的消息再次吸引了众多的眼球。“温州炒煤团哭着撤离山西”的报道连篇累犊。就在2006年的开局之际,同样是关系温州炒煤团的消息从浙江传来,只不过这次似乎是好消息。
12月9日,浙江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送审稿)(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尽管其中并没有直接出现“炒煤团”这样的字眼,但对于民间资金的规定还是让更多的人相信,“炒煤团”实质上已经获得了当地官方的认可。
此种猜测也得到了浙江商会的证实,浙江商会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温州商会网CEO张仲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实施意见》的出台,对于外界评论并不好的炒房团、炒煤团等都是有利的支持和肯定。
出现亏损很正常
有报道称,在山西的温州炒煤团大概已经有1000多人,而这次大面积的投资失利,缘自国家对煤矿安全的整治以及山西省政府正酝酿出台的煤炭资源税。
山西一位熟知煤炭内情的人士说,在煤炭市场火爆的当下,能够取得煤矿股份的都是在当地有关系的人。尤其是小煤矿,一般都是由乡官或是村官的亲戚在经营。他分析,如果温州商人投资的基本是9万吨煤矿这一结论属实的话,那么他们能够承包到这些煤矿的成本,肯定不是一个小数目。
对于温州炒煤团哭着撤离山西的报道,张仲认为不排除有媒体炒作的成分在内。同时他也承认,由于温州商人在外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数太多,个别的出现亏损是很正常的事,大部分温州人还是经营很好的。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还抱怨外界对于温州炒煤团、炒房团等评价并不公平,他们都是合法经营,并且已经得到了许多中央部委及当地政府的认可,不应该把“炒”这个带有投机性质的字强加给他们。
暗合浙江“短板”
在公众的眼里,对温州的炒房团、炒煤团等并无好感。就在前几天相关报道的评论中,温州这些投机资本抬高了煤炭、石油价格,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的观点,仍然占据主流位置。
但对资本来源地及接受地来说,温州资本的到来并不是坏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曾公开表示,温州的资源炒家正是嗅觉灵敏的民企代表,随着温州商人资本大量涌进能源领域投资中小煤矿或者废弃油井,能源短缺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从而有助于拉低煤炭、石油的价格。
炒煤团所在地的山西也并不承认“封杀温州资金”的说法,他们认为,并不仅仅是温州商人对资源实行了掠夺式的开采。而且在上个世纪煤矿低迷时期,早期进入山西的温州煤矿承包商,对盘活山西的煤炭市场是有利的。
2005年的5月,浙江省曾对山西的温州炒煤团公布了一个专门的调查报告。报告并不同意“炒”煤的说法,认为“温州民营企业在山西投资兴办煤矿,是一种具有相当风险性的长期投资经营行为,属于正常的市场运作”。
有一个现象别具深意,负责此次调查的浙江人士认为,结果很令他们失望,这些由温州人承包的都是一些小煤矿,既散又乱,浙江很难利用。
尽管并没有直接的证据来得出如下的结论,但大部分人还是相信这样的逻辑关系:即依靠灵敏的市场嗅觉而投资能源领域,不仅使温州商人自身获得了经济回报,也可以让缺乏能源的浙江间接受益。上述浙江调查报告成员的失望也在从侧面证明,浙江确曾存在这样的意图。
官方的“招安”意图
《实施意见》发布之后,媒体在报道的时候都用了“浙江力挺炒煤团”这样的标题。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则认为,就浙江本次发布的《实施意见》而言,除了其中计划以“招安”形式“积极开发利用民间资金”,鼓励非公资本组建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产业投资基金公司这些条款具有实质性之外,其他的鼓励非公资本进入矿产资源领域的投资,可能对于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的浙江来说,并不具有实际意义。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他认为,浙江省政府出台的这个《实施意见》,更多的还是在表明对饱受争议的民间资金的一个态度,如何让其操作更符合常规的做法。
这是把这些无需流动的民间资本,纳入到秩序之内的尝试。
通过产业投资基金这样的方式进入能源领域,一直是民营资本的愿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仲尽管没有明确表示浙江方面是否会直接对“炒煤团”施以援手,但他强调,《实施意见》的发布,就是一个官方支持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