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梨洲街道学弄社区36弄7号楼。
这是一个普通的楼道,住着八户普通人家,里边有退休教师、个体业主、机关职员。
不同寻常的是:十一年了,在这个楼道,一直延续着一个传统——每年大家都要聚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
1995年,大家刚刚搬进新房,住406室的孙银利和隔壁的张红霞家,关系特别要好,两人就提议一起吃年夜饭,当时楼道里四户人家也一拍即合,在一起吃了个开心的年夜饭。
之后,只要有新住户搬进楼道,都会自觉地加入进来。这样温馨的习俗一承就是十一年。
昨晚,一个晚上能赚五六百块钱的老戎不做生意了,赶了回来。
已经出嫁的小赵连续六年都要带着丈夫孩子一起回来看看……
他们又聚在了一起,大红灯笼挂满7号楼墙台。
30多个人,酒席摆在205室和206室,两家把门都打开,可以互相走动,205室吴丽芬说:“关了门是小家庭,开了门是大家庭。”
年夜饭还没上桌,大家庭里的小孩子们先闹开了。以前,每天下午放学,这些孩子就聚在305室的史梦洲奶奶家。史阿婆是个退休教师,会辅导功课。而这时,也总有206室的蒋奶奶为他们烧些好吃的东西。孩子们用小提琴、用古筝弹起一首首新春曲。一旁三个爷爷笑得合不拢嘴。
张志金住306室,退休前是梨洲中学的教师,现在是楼道的义务医生。家里准备了血压计、磁疗仪,哪户人家有个感冒头痛,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杨忠海是住106室的退休法官,72岁的他,每天早中晚,都要出来看看各家各户的门、窗,是否锁好、关好;而住在305室的周启镇,是出了名的爱干净,所以这7号楼楼道的卫生也是社区里出了名的干净。
平时爱花养草的他,还有个自己的特有传统保留节目:给其余7户人家,每年春节前送上一份自己培养的盆栽。
谁买年货、谁烧菜、谁帮忙打下手,这十一年来,彼此都有了默契。今年筹办年货的照例是205室的吴丽芬。穿着大红衣服的吴阿姨用软软的带着余姚口音的普通话说:我们这里常常你给我买、我给你买,大家都不计较。住在这里,就是一家人,能帮就帮。不过,有些事,大家还是AA制,比如年夜饭,大家都出力,这样关系才能长久。
6点,年夜饭开始。大伙一起包的饺子、汤团,热腾腾地端了上来。三桌楼道里的人,一起举杯共祝新年快乐。
没多久,老人和孩子们的脸都是白里透红。孩子们早早下了桌,开始结伴玩耍,去外面放起了鞭炮,老人们则继续端坐着,笑着看年轻一辈们彼此猜拳喝酒。
酒桌上,有三个年轻人,虽然在别处都买好了新房子,而且是高档住宅,但后来一个个把房子转卖了。回到了楼道里。
很多人弄不懂为什么,孙银利说了几句话,别人听了都点头,她说生意忙,又常常不在家,来看望她的客人只要进了这个楼道,每次都有人接待,住三、四楼的邻居,到了出太阳的日子,会主动来敲门,把家里被子抱到阳光足的地方晒晒,这样的邻居,再好的楼盘也找不到。
酒过三巡,房间里的空气变得暖洋洋。老人们开始围坐在一起看戏剧,楼道外,孩子们嬉闹蹦跳,捂着耳朵看着绚丽的烟花划破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