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至2005年,一场跨度五年的产业结构转型历程,绍兴谱写的经济增长路线里,资本和产业已不再靠制度的巨变和机遇来博取财富,而是靠技术含量来支撑前进的脚步。
“一场似乎已迟到10多年的大变革终于开始了。”面对着一组出炉不久的“十五”时期的数字,绍兴市发改委国民经济运行处处长王芬祥为之兴奋不已。
“下乡进城”中的农业效益
农民郑陆永在2004年4月25日的那个下午刷新了一项世界纪录。在当天举行的赛兔会上,郑家的一只兔子一次性剪毛945克,折合年产毛量4729克,刷新了母兔年产毛量世界纪录。
带给嵊州市黄泽镇三王村这位普通农民“兔子传奇”的不是他本人,而是该市一家叫长毛兔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机构。2001年8月,嵊州市长毛兔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之时,正是工业化浪潮在中国大地汹涌之际。行走在庄稼与工厂之间的绍兴如何走向现代化?这是在新世纪初的绍兴的发问。
在新千年开始的第一天,上虞市梁湖镇湖塘下村的200多名农民陆续踏上回乡的旅程,他们从宁波等地的浴室里“背”回了200多万元钱,他们的职业是:替人擦背。由此,更多的人开始萌动从庄稼田里挣脱出来的想法。
正如一首民谣所说,当乡下人开始吃肉的时候,城里人却爱上了青菜。当农民纷纷外出打工之时,城里人却开始下乡了。在越城区鉴湖镇江家村,“弃居从农”的任晓正专注于池塘里的一群纯种美国青蛙,在餐桌上他看到了青蛙的商机,然后投下了10多万元。
这样的故事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在绍兴频频上演。在“进城下乡”的迁徙人群里,在工商资本进入与庄稼人外出的进程中,田野上的景象悄然发生着变化,绍兴粮经种植比例由2000年的69.6∶30.4调整到2004年的48.2∶51.8,至2005年绍兴特色农业基地达223.6万亩,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079家。
田野上发生的这些变化带来的结果是,当越来越少的人依附于土地的时候,农业产出不降反升,这主要是因为农田上产出的效益在“十五”期间迅速提高,生态农业、创汇农业、高效农业在绍兴蓬勃兴起。田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景象逐渐远去,而它所昭示的绍兴进行的农业现代化,拉长农业产业链,正在为农业提供合理的工业化发展路径;而通过鼓励富余劳力外流,最终将带来分流农村人口的效果,从而使传统农民从工业、商业中获得新的财富。
“凤凰涅槃”式的工业转型
几百名工人,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资产,学历不高,白手起家,开着宝马或奔驰等名车,住在乡间的别墅。这样的生存状态,是分布于遍地工厂中的典型的绍兴草根老板。
以社会边缘人开始创业的绍兴草根阶层,一直行走和徘徊于“看样经济”中,以寻找快速致富的机会。
绍兴经济界一位人士将其喻为是“满地马铃薯现象”。绍兴素来不乏重商主义传统,但把这些“散兵游勇”式的企业串到一根链条上,形成整根链条的竞争力,却一直仅停留于党委、政府的呼唤层面,历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收效甚微。
在一条轨道上快速奔跑了20多年后,2004年,绍兴县印染业终于开始徐徐向另一方向滑行。是年该县提出实行“染整革命”,以控制从早年的“摇钱树”沦落为“苦菜花”的印染业总量,走出低档次恶性竞争的怪圈,通过突破该行业的“瓶颈”技术,实现印染业凤凰涅槃式的革新。
如果说“染整革命”是绍兴纺织业实现“中间隆起”的目标,那么向纺织业的源头和下游挺进,是绍兴彻底摆脱数十年来受制于人格局的尝试。
PTA作为纺织业源头的基础性原料,其供应量及价格事关轻纺行业的命脉。作为国内最大的PTA消费中心之一,80%以上的PTA依靠进口,使绍兴纺织业命悬国际原油市场。2003年,“三鑫石化”在国内首次冲破民资进入石化行业的壁垒,终结了绍兴不产PTA的历史,并一举成为亚洲最大的PTA生产基地。一个个服装产业园的诞生,宣告着在千呼万唤之后绍兴“恨布不成衣”的时代终于将一去不复返了。
纺织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如火如荼地进行之时,更多人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非纺产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工业体系中,纺织业占绍兴工业经济半壁江山,一业独大的现象让很多人看到了其中的危机。
在市区城东,历经五年的精心培育,一个“电子信息岛”终于破茧而出,一大批软件企业的诞生落户使绍兴开始了IT产业的起飞。作为最早一代靠纺织业发家的“赐富化纤”毅然诀别传统行业,开始进入薄膜、生物医药领域。在诸暨,一批环保装备、机械等新兴行业企业参与制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曾以培养“单打冠军”闻名的上虞则下了一盘整体布局的棋,提出把原来由单个冠军引领的各大产业编织成一条完整的“龙身”,构筑产业主体、配套完备的产业格局,变由“单打独斗”的冠军支撑的产品竞争为整体竞争的行业出击。
在2004年以来的资源制约背景下,众多企业开始告别原来“资源→产品→废物”生产链的线性经济模式,走上“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之路。嵊州一家叫“丰利粉碎”的企业用废旧轮胎制成的塑胶跑道铺进了意大利都灵冬奥会场馆。当年,市统计局宣布,绍兴万元产值能耗由2000年的0.41吨/标准煤降低到0.39吨/标准煤。
所有的这些都让市科技局局长沈赤相信遇上了一个“干成事、干好事”的美好年代。2005年,市科技局宣称,全市拥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0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16家,分别占全省的28.7%和14.9%。在此之前,绍兴通过了全国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等一系列创新型城市方面的验收。
过去五年,“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实行节能降耗”等一系列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的发动下次第启动,我们也收获了拥有36只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成为全国12个“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之一等众多荣誉。
今天,回溯来路,我们发现绍兴经济在经过五年的发展、组合和沉淀后,告别了一种传统的增长方式,制造业正呈现前所未有的明朗结构和布局。在这一体系里,一条条产业链梳理完整,产业与产业之间分野清晰。
呼啸而至的第三产业
2001年7月,循着外界对这座城市藏富于民的声音,台湾好又多超市的投资商悄然来到绍兴。
当时,另外的一件事却在这座城市引起震动:7月18日,两家房地产开发商竟以平均每平方米1.5万元的天价,拍得市区解放路上的两块地。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价格超过了他们的想象,是为绍兴历史上首次拍卖纯商业用地。
“好又多”在2001年7月27日揽下市区城市广场地下商场20年的承租权,12月20日清晨,“好又多”试营业,排起长龙的队伍冒雨疯狂购物。
在这座本土商场沉寂多年一直鲜有大动作的城市,新的商业从那时开始起来了。至2004年,绍兴商铺开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在投资商业的风潮里,一家家全新理念的商场矗起在这座城市,并开始走出历代沿革的解放路商圈。在不断刷新的商业版图里,“易初莲花”、“麦当劳”、“星巴克”等绍兴人慕名已久的业态来到这里。
“五年前的我们是多么天真幼稚啊。”一名叫徐雪平的导游在他的博客里写道,今天我们不再为商业巨头们的进驻而狂喜,因为在过去五年惊涛拍岸的商业步伐里,这座城市的居民见过了“世面”,学会了从容和自信。
在这背后,是不断翻滚的数字: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0年的215.4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80亿元,年均增长12%;2005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897亿元和1422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8倍和3倍。
而当“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的“三看”品牌在更大范围产生更深影响的时分,绍兴国内游客由2000年的729万人次增加到了2005年的1500.7万人次。境外游客从4.8万人次增加到20万人次。
五年的起伏变化沉淀下来的数字是:绍兴三次产业比重从2000年的10∶60.6∶29.4演进为2005年的6∶61∶33。无疑,这是一个更趋合理的产业结构,它让我们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