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外来人员公寓,应给优惠政策
-建民工子女托管机构
-建议设立民工保障基金
-民工也应享受社会保险
现场:望江街道外来人员公寓市人大代表:陈砚菁郑士芬市政协常委:孙鼎荣政协委员:方荣权2006-2-19 06:08
“走进百姓倾听民声”。就在杭州市“两会”开幕之际,本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望江街道外来人员公寓,就“关爱外来人员”话题,与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交流。
现场
每月租金100来元
走进一楼,开着房门的112房间成了代表委员们的探访点。
这个原先由木钻厂厂房改建的房间是一个“跃层式”。楼下一个上下铺,楼上三个上下铺,如果住满共有8人,现在住了6人。
坐在床边正看书的小伙子来自安徽合肥,现在中策橡胶公司工作。
“住在这里每月租金多少?贵不贵?”
“便宜的。租金加上水电费共100来元。公寓里还有个图书室,地方不大,书却不少。”
据公寓负责人何坚介绍,公寓由3栋楼组成,共有168个房间,1012个床位,每个房间根据大小住2至8人,均设有202卡电话机,有线电视插座、卫生间,床价位格每人每月80至120元,目前住有近千人,基本满了。
住在这里特别安全
楼上的电话响了,代表委员跟着铃声走到楼上,一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正坐在那里打着电话。他叫冯仙斌,是杭州万家乐公司的修理工,主要负责热水器、煤气灶的修理。
“我住在公寓有5年了。平时都在公寓里休息,单位接到需要维修的电话,会打电话到公寓里来,我就直接上门服务,非常自由。”
“你住在公寓有5年了,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在这里住了那么多年,我没有听说过一件丢东西的事情,住在这里特别安全。”
面对面
民工子女能不能就近入学
湖北孝感人陈爱东来杭州有6年了。他在公寓边开了一家小卖部,老婆孩子都在杭州。如今小孩在读幼儿园,很快就要读小学。民工子女能不能在杭州读书,成了他的心病:“听说现在杭州的小学名额都满了,像我们的小孩要上学,只能上民工子弟学校。”
对此,市政协委员方荣权回答说:“只要有了暂住证,有了劳动合同,就可以在学区里就近入学,享受同城待遇”。
方荣权认为,在杭州,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正在得到缓解,但是对民工子女放学后,尤其是在学校放假期间的教育和管理,正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他建议,可由当地政府和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单位和街道社区出资,建立民工子女托管机构,免费为他们提供服务,以解除民工的后顾之忧。
没有户口能缴社会保险吗
关于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别说几个年轻打工者想都没想过,就是自己做生意、开小店的小老板们也没有。这些在杭工作多年的务工人员因为户口不在杭州,“我们想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都没有地方缴。”
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孙鼎荣说,据市总工会的了解,目前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外来务工人员不到总数的30%,工伤、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仅为10%左右,绝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还游离于“安全网”之外,值得我们的重视。
市人大代表郑士芳建议,对在杭州工作居住3年或5年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能否制定政策,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险。
支招
设立民工保障基金
市人大代表陈砚菁认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关注,要分轻重缓急。比如民工反映工资偏低的问题,还不是关键。关键要解决民工中需要特事特办的问题。
她建议,杭州应考虑设立外来务工人员保障基金。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基金后,利用基金的利息,帮助解决一些民工急需要马上解决而靠他们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如遇工伤、大病时急需的抢救费用等。
要给民工公寓优惠政策
市政协常委孙鼎荣对外来务工人员公寓留下了深刻印象。望江街道管理干部在谈到十一五规划时说,“这里是黄金宝地,根据规划,我们这里要变成大马路了,附近将是高档的宾馆饭店和商务楼,5年后不会有现在的外来人员公寓。”
一听此话,孙鼎荣表示:“在杭州的中心城区,外来人员公寓只此一个,已经很少了。如果拆楼,这千把人就要分散到各个地方,不利于建设平安杭州。民工公寓不仅应当保留,而且应当大力推广,要作为课题认真研究。”
他认为,对于这个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公寓,政府在政策上应给予优惠,加以扶持。
本报通讯员张翼本报记者祝荣生
调查
九成民工孩子习惯城市生活
今年寒假,杭州学军中学6个高二学生深入杭州城站火车站等地,调查了100名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子女的生存状态。
在这份调查中,有90%的民工子女对城市的生活还是比较习惯的。近年来,市政府对民工子女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民工学校也是相继开办,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民工子女的上学难问题;虽然有95%的孩子表示能和同学融洽相处,却有将近40%的孩子由于学习基础、家庭环境差,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也听不太懂,或多或少拉大了和其他同学的距离。
6名学生还调查了困扰务工人员的几个主要难题。接受调查人员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提高经济收入,占40%,其次是子女教育,占28%。他们最关心的是子女前途,占43.48%,其次是有个好工作,占30.43%,。41.18%的人认为文化水平低是造成目前生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有65.22%的人希望子女将来能上大学出人头地。申屠文婕陈伟利
专家说法
希望早日见到民工代表
昨天下午,记者采访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傅立群,她认为,外来务工人员也应该有在杭州参政议政的一席之地,同时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享受政府廉租房。
“不亲身体验,不会知道生活细节。”记者采访傅立群时,她也正在参加两会,她说,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出,要把代表委员的名额“分一些给外来务工人员。让数量庞大的外来工拥有相应的利益代言人和利益诉求渠道。”
她说,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以极高的劳动生产率与极低的劳动所得,为输入地城市创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原始资本积累。但他们却没能享受经济繁荣带来的好处: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无法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和平等的政治权利。
去年和今年,杭州市下城区人代会上,已经出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身影。
傅立群说,目前,“十一五规划”已经提出了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问题,但平等对待外来人员,还应该落实在每一项公共政策中。
比如社会保险外来工参保率低,一方面是外来工自身意识弱,“宁愿拿现钱”,一方面,一些企业负责人多次和同一外来工签订试用期合同,以逃避缴纳相应保险金。目前,上海市已经出台政策,规定即便在试用期,也要给员工缴纳相应保险金,这样就填补了这个空子。
傅立群说,政府将面临一个严峻的管理模式转型考验,在摒弃了传统的行政限制手段后,必须将社会公正、市场秩序、资源容量进行通盘统筹考虑,运用法律、市场、以及行政的综合手段,选择充分照顾各方权益的优化解决方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除了推广民工公寓形式,傅立群认为还可以是分散型的,如充分利用杭州市各房管部门的空置房屋、让外来人员享受廉租房等等。
另外,民工子弟入托不必单独办托管机构,可以和中小学一样,让他们就近融入“杭州人的孩子就读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