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赤脚医生”背着红色“十”字药箱匆匆行走的身影,成了农村集体经济时代经典的画面之一。(资料照片)
定海皋泄社区医疗服务站,药房和诊室完全分离。(记者倪立刚摄)
普陀区疾病控制中心人员为登步乡沙头社区老年人发放预防慢性疾病资料。(记者胡社友摄)
经历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渔农民,对记忆中的“赤脚医生”都十分怀恋。在那个物质贫乏、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里,“赤脚医生”穿行于村头田间、渔家农户,上门为渔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让当时我国的渔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走在世界前列,获得广泛赞誉。
舟山岛屿众多,人口居住分散。随着渔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岛渔农民呼唤身边出现新型的“赤脚医生”,呼唤渔农村新社区出现“不走的渔农民医院”!
徐波、盛观熙两位政协委员为此向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政府在总结前两年舟山渔农村卫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增加投入,完善网络,创新体制机制,整合现有资源,逐步构建起完整的渔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政府的卫生投入要向渔农村倾斜
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徐波,在到渔农村进行专题调查后指出:近年来,舟山通过全面实施新型渔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以及建立舟山群岛流动医院、开展渔农村新社区卫生服务试点等,使全市渔农村的卫生状况有了明显好转,渔农村群众看病难、看不起病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目前渔农村卫生医疗仍存在诸多问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有许多欠缺,亟待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目前,舟山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很不合理。”徐波说。据她调查,2002年至2004年,全市财政对卫生医疗机构共投入约2.1亿元,其中对市、县(区)两级医疗机构投入8688万元,占总额的41.5%,对乡镇卫生医疗机构投入4034万元,占总额的19.2%,而对村级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几乎为零。由于公共财政对渔农村卫生投入不足,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疾病预防、社区卫生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多数渔农村没有到位。在此情况下,乡村卫生院(室)“以药补医”、防保机构“以医补防”的现象极为普遍,渔农民看病贵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徐波委员建议,市政府要加大对渔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把渔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总体目标,制定中长期规划,确定现阶段渔农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特别是要加强乡村公共卫生网络的建设。政府对渔农村卫生投入应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以确保渔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正常运行。要加快现行渔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渔农村卫生的经济政策,并整合渔农村卫生医疗、计生资源,提高使用效率,提高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