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起来的农村,硬件设施逐渐接近城市水平。如何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浙江绍兴用抓经济工作的劲头抓农村文化建设,虚功实做,农村文化实现“三变脸”
硬件投入是基础
从露天电影到越剧大巴
开动时,是一辆汽车;停下时,是一个舞台。这就是深受“越剧之乡”嵊州老百姓欢迎的“越剧大巴”。这辆价值50万元的汽车,车身展开,就成为一个80平方米的舞台。越剧大巴运行一年来,名声越来越响,越剧、小品、歌舞、快板、器乐,去年50场的精彩演出,让嵊州老百姓大饱眼福。
“越剧大巴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繁荣农村文化,离不开有效的载体,而载体的建设又离不开硬件投入。先富起来的地区,有必要也有能力加大文化设施的硬件投入。”绍兴市委宣传部部长谭志桂说。
曾几何时,在绍兴,一场露天电影,会让相邻几个村的孩子奔走相告。如今,这样的风光早已不再,伴随而来的是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挑剔目光。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绍兴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和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完善到村的文化阵地,让绍兴农民空闲时间有了去处。各地书画社雨后春笋般成立,当地不少农民的作品在省、市频频获奖,妇女组成了腰鼓队,年轻人有了篮球场,老人和孩子进棋社、阅览室。
长效机制作保障
从“忙时闲、闲时忙”到月月有活动
2月15日下午2点,新昌县沙溪镇下蔡岙村热闹非凡,鞭炮声点响了这个大山里的村落,村民们早已用板凳一层层地在小广场占好了座。这天是星期三,今年新昌县送戏下乡的第一站就是下蔡岙村。两小时的节目中,台上歌曲小品越剧等节目丰富多彩,台下掌声连连。
在新昌,“星期三送戏下乡”已成为一件文化盛事,老百姓称之为“新昌的‘同一首歌’”。2004年10月开始,由沃州明珠艺术团组织的这项活动,一周一次,雷打不动,到一处,火一处。今年全年的演出单已经排得满满当当。
过去,绍兴的农村文化有淡旺季之分,平时难有影子,只有到冬季农闲时才热闹起来,被农民称作“忙时闲,闲时忙”。如今,通过探索实施长效机制,绍兴农村一年四季欢声笑语不断。上虞的文化广场每年演出几十场,每场都吸引几千农民观众;嵊州除了越剧大巴外,民间剧团更是农村常客;诸暨将农村“三千三下乡”活动形成制度,“千场电影下农村”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大片;嵊州沃基村农民组建了演唱队、乐队、腰鼓队,每周二、五自发表演,还经常到外村巡回演出。
乡土人才出活力
从“文化下乡”到“文化驻村”
去年8月,嵊州甘霖镇黄箭畈村的首届“农民艺术节”上,村民们既是观众,又是演员。自娱自乐的节目,让整个村子乐翻了天。村里的两支舞龙队和一支具专业水平的敲打乐队,在艺术节上表演最是活跃。
文化的活力在基层、在民间。绍兴繁荣农村文化注重抓两头:一是发挥专业文艺队伍的“下乡”作用,二是培育农村乡土文化人才,实现“文化驻村”。新昌县每次送戏下乡,都要求当地选送两个节目,一批文艺爱好者和特长者就此发掘出来。嵊州市专门出台人才培养奖励办法,为农村文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保障。近年来,嵊州已经涌现出100多个职业剧团、4000多名从业人员,全年演出万场以上,演出年收入达8000多万元。
培养基层文化队伍在绍兴已经成为共识。通过组建各类群众文化协会、联合会等团体,并做好业务培训、帮助解决资金、改善工作条件等工作,绍兴成功吸引群众对文化活动积极参与。目前,绍兴活跃在基层的业余文艺队伍已有近万个,成为活跃繁荣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主力军。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2006年03月01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