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增长速度名列前茅,成为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1978-2003年,GDP年均增长13.1%,从我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2004年突破万亿元大关。人均GDP为23942元,由第16位升至第4位,仅次于京津沪三直辖市。然而,浙江属资源小省,加之解放后战备因素的制约,国家投资极少,之所以在改革开放后一路赶超,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成就,应归功于浙江紧紧抓住几次大的发展机遇,扬长避短,发挥并善于创造区域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区域竞争优势是一个整体性概念,由多种优势因素构成。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获得整体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的共同作用。据此,浙江竞争优势分析如下:
——生产要素条件。它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实践证明一国基本要素不足,但高级要素占优,仍可以取得竞争优势,知识、资本因素的作用更为重要。
浙江土地资源、矿产、能源资源等都显匮乏,是我国土地资源非常贫瘠的省份。劳动力资源充沛,每公顷耕地上从业人员13.9人;虽然受教育程度一般,但浙江人相对更加勤奋、务实、互助,适应现实环境的能力很强并勇于创新。浙江区位条件具有优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居于沿海地带的中部,且邻近上海及江苏、福建,聚集和扩散效应明显。资本禀赋比较丰裕,每位从业人员和每公顷耕地占有资本形成总额排名靠前,尤其是单位土地占有资本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5倍多。浙江技术人才要素表现出一定特色,具有独立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较多,形成(中小)企业家群体优势;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技术市场成交额、各种专利授权数分别居全国第3(2003年)、第7和第2位(2004年),其中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为主。可见,浙江应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克服要素供给矛盾;独特的人力资源、资本要素数量、便捷的区际联系及要素的流动性都为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提供可靠保障;须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产业产品档次,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奠定基础。
——国内需要条件。这里指本国市场对某项产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如果需求大,会促进国内竞争,产生规模经济;如果需求层次高,能对企业产生改进产品和服务的压力,有利于取得国际竞争优势。
浙江居民消费水平在全国排第4位,但最终消费率最低,说明投资还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且消费潜力巨大。就大国而言,由于价格内生化,不受国外市场需求约束的制约,通过刺激国内需求,可以形成国内市场规模效应。巨大的国内市场和潜在消费能力,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需求条件得天独厚,为浙江的经济和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浙江历来重商,现已成为市场大省,到2003年底,形成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000多个,成交额近5000亿元,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强大的市场需求影响产生规模经济,消费者的苛刻、挑剔刺激当地企业不断创新。
——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的表现。这是考察主导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不仅为主导产业提供最低价格的投入品,产生外部规模效应;而且,更重要的是与主导产业的地理距离邻近,使企业间频繁迅速地传递信息,形成良性互动的“聚集经济”。
浙江省纺织、服装、化纤、皮革、金属制品、塑料制品、化学制品、电气电子机械、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具备相当规模,集聚效应十分明显,同类企业及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聚集在一起,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比如宁波的服装、温州的皮鞋、绍兴的化纤面料、海宁的皮衣、永康的小五金、新昌的制药、临安的电缆等都有较大规模的专业化产销基地作支撑。全省产值超亿元的特色产业区300多个,区内企业约13万家,就业人数约600万人,总产值占全省的60%,经济增长速度约比全省平均值高3-5个百分点。
——企业的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这是指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良好的企业战略、结构能够形成内部规模经济;但它不仅与企业内部条件和所处产业的性质有关,而强大的国内竞争可以有力地刺激企业独特优势的产生并长久保持下去,有利于推动企业向外占领国际市场。
浙江是私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最早发展发达的地区之一,成为支撑和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力量。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在全国最多,工业增加值已占规模以上企业的80%以上;中小企业的户数和工业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99.5%、81.5%(2003年)。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育,形成一种合作竞争机制,集聚型的企业相互学习,便于交流,加速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实现高效网络化互动,从而获取能与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抗衡之力。浙江还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和企业及外地企业,更增加了竞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