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全球著名的IT巨头IBM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发布新闻:IBM去年5月20日在杭州开办分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其杭州分公司就成为IBM在中国成长最快的分支机构,员工从成立时的不到20人发展到现在60多人。分公司总经理吴磊对杭州的IT投资和创业环境赞不绝口。
无独有偶,亚洲最大的独立软件供应商——印度塔塔信息技术公司位于杭州高新区的全球研发中心负责人、塔塔中国区总经理瑞吉纳(Rajanna)先生也特别青睐杭州的软件产业投资环境。
塔塔信息技术公司的中国区总部位于上海,其研发中心为何落户杭州?瑞吉纳说,当初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设立研发中心的城市时,他们制定了政府支持力度、软件产业投资环境等五项考核指标,结果杭州成为首选城市。
瑞吉纳对自己的选择十分满意。3月10日,其研发中心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在通过相关国际检验机构的认证后,它成为中国唯一拥有CMMI与PCMM五级(全球最高级别的软件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认证)等五项认证的软件企业。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就在杭设立办事处或分支机构事项与杭州市和高新区进行“亲密接触”;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也准备成立微软浙江技术中心……一时间,杭州成为软件企业竞相落户的“天堂硅谷”。
政府扶持,“网上图书馆”集聚“舰队”效应
作为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建设主体,杭州高新区(滨江)通过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为软件企业营造了一片创新的土壤。
“扶持高新技术企业首先必须革新政府理念”,高新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软件企业创办之初往往非常弱小,需要政府给予充分的扶持。在这里,凡是技术创新的软件企业,高新区都会积极给予贷款担保、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扶持。如今已连续4年位居“浙江省软件十强”之首的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资金短缺,正是靠政府的鼎力相助才渡过难关,开始了爆发式的增长。2005年,杭州市软件产业获得国家信息产业软件专项资助资金1100万元和浙江省软件专项及电子财政专项资金1145万元以及杭州市软件业资助资金1643万元。
为扶持中小软件企业成长,高新区还构建了一个软件产业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那就是杭州国家软件基地有限公司。
该公司负责人邵云介绍说,这是一个具有神奇功效的服务平台——一个由高速光纤结成的“公共服务与技术支撑平台”,从这里延伸到全市40多个楼宇和359家企业。有别于人们平时接触的宽带网络,这是一个为中小软件企业服务的专用网络,这个平台挂上了以集团采购形式购买的微软正版开发软件,就像一个开放的“网上图书馆”,企业随时可以借用。以往企业规模小,只敢接百万美元上下的软件开发项目,而公共服务平台把众多中小企业集聚成一个“舰队”,将共同承接上千万美元乃至更大的单子,再借助公共平台进行分配、协同开发。
类似的政府服务还有很多,比如组建民间行业协会,成立软件行业协会,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无偿服务。由政府出面联手世界著名IT企业及浙江高校成立了微软软件学院、思科网络学院及各类开发实验室,提供各类人才培训、咨询服务……
政策到位,产权司法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几年来,杭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一号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杭州市人才集聚和软件产业的发展。
为给软件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杭州市不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出台了《杭州市科技创业种子基金管理办法》、《关于鼓励软件出口的若干意见》等,杭州软件产业基地建设的主体——高新区管委会还专门修订出台了《鼓励和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四十条》,近年来每年实际兑现1亿多元的扶持资金,帮助370家企业通过了软件企业认定。以鼓励软件企业通过CMM/CMMI评审为例,企业通过五级的,奖励50万元;通过四级的,奖励40万元;通过三级的,奖励30万元,通过二级的,奖励20万元。
软件产业的发展既需要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又需要良好的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
据杭州市科技局副局长楼健人介绍,他们一方面鼓励软件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和进行软件版权登记。从2004年7月到现在,杭州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累计对56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实行了资助,登记量每年以65%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加大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去年,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63起,其中软件著作权案件有1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