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大企业缺少优秀的本地人才,中小企业缺少普工、技工。”东阳市工商局一位负责调查企业用工情况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前不久,该局调查了东阳市劳动力市场、人才交流中心、千祥皮具行业、东磁集团以及其他100家私营企业的用工情况,发现总体用工缺口在15%至20%之间,中小企业和服装针织品加工企业招工更难,特别缺少女操作工。
用工矛盾突出
去年以来,东阳市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人员和招工企业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用工企业在劳务市场摆一张桌子,求职人员登记后用工单位精挑细选的局面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民工选老板、选企业。据了解,东阳某家纺织品企业曾三四次领着女工考察企业,可由于工作环境或报酬问题没能留住几个人。来自东阳市劳动力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登记的用工企业有620家,提供就业岗位2897个,但是前来登记的求职民工只有421人,达成用工协议的就更少了。
东阳市千祥镇是我国四大箱包生产基地之一,年产值达13亿元,纳税4000余万元。前几年,整个箱包行业发展较快,出口形势喜人,今年却遭遇了“车工荒”。今年春节过后,千祥镇许多箱包加工企业招工不足,估计缺少车工30%,共计5000余人,用工矛盾成为制约千祥箱包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民工荒成因
民工荒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主要原因在于民工的生存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而东阳的民工荒还有其特定原因。
一是东阳的民工主要来自贵州、江西、安徽、河南等省份。这几年,由于国家政策扶持,这些地方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就业机会多了,外出的民工自然就少了,尤其是大量女工为了照顾家庭宁愿在家乡从事收入较低的工作也不愿外出打工。
二是东阳产业发展呈现块状化,主要集中在服装针织品生产、磁性材料等行业,同一专业的技工需求量不断增长,一时难以满足需求。
三是本地人才回迁太少。东阳市每年输送出7000至8000名大中专生,但是每年回来的只有2000人左右,其中本科学历以上学生只有300多人。比如今年春季交流会有117家企业提供了2240个就业岗位,然而达成初步意向的仅有608人次。
破解招工难
虽然民工荒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企业与企业之间也不一样。有的企业改进用工制度,情况比较好,有的企业用工模式一成不变,流失工人就比较多。
横店东磁集团今年招工情况就很好。据了解,东磁集团首先调整产业结构,将原来的喇叭磁生产转为电机磁生产,减少了劳动力密集型项目,转为技术含量高、用工少的项目;然后清查岗位数量,调整设备布局,科学编排操作流程,尽量减少用工量;另外,提高工人工资待遇,每月及时发放工资,上班前六个月的培训费、服装费、体检费等免交;还实行人性化管理,工人的休息时间得到了保证。
东阳金路达皮具有限公司在创造良好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同时,还鼓励老员工介绍新员工,表现好的给予物质奖励,收到了较好效果。浙江公廷玩具有限公司实行工龄工资制,工龄一年以上的员工每月增加10元奖金,两年以上增加20元奖金,以此类推,最高每人每月可领到60元奖金。在该厂600名员工中,一半以上都是有10年以上工龄的老员工。
有的企业还与大专院校挂钩,保证了技工来源。浙江冀发电器有限公司与广厦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等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实习基地。公司委托学校进行技能培训,学校每年向公司推荐优秀毕业生,达到了彼此双赢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