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屋”里寻找旧感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终日奔忙不倦的温州人,也知道在长假里放轻放慢脚步,好好地享受一下生活了。长假中,朋友阿海又一次邀我去温州近郊的茶山转转,用温州话来说,那里有他的“祖屋”。
茶山镇距离温州市中心大约40分钟路程,以茶山杨梅著名。沿着盘山公路一圈一圈地接近山顶,眼见着城市的繁华在面前一圈一圈地褪了下去,现代化的痕迹一圈一圈地淡了下去。
阿海的祖屋在接近山脚的地方,远远就看见了他家门前的红灯笼和红辣椒。走到跟前,方才发现,竟是一幢古朴得不能再古朴的老屋。砖木结构的老屋内,找不到一件属于现代的家什,厚实的石砖墙,炊烟袅袅的柴禾灶,嘎吱作响的木门和木地板,雕花木窗下的木床,铺着泛青篾席似是遥远记忆穿越时空而来。里面要说最现代的,就是一个抽水马桶了。
竟有如此保存完好的“祖屋”?我讶异。阿海笑了:“这老屋,可花了我四年时间‘装修’呢!”
原来,虽然在城市工作多年,但阿海却始终有着挥之不去的“乡村情结”。越来越多的人从这些祖辈留下的老屋中奔向了城市,老屋越来越寂寞,在这深山中一直静默地守望着他们。四年前,当阿海再次回到空荡的老屋中时,突发其想,何不将老屋修旧还旧?
于是,只要一有空闲,阿海就用自己的小奥拓载上工具,带上师傅,驱车近1小时到老屋中,进行修复。为了保证原汁原味,他动足了脑筋。用高压水枪冲洗墙面,露出石砖的本来面目,就连二楼的地板都保留了原有的石板和木板。除此之外,他特意从农村收了38副雕花门窗和一些古家具。
阿海兄:“我要的就是这种彻底远离钢筋水泥的味道!”所以,看似简单至极的修旧工程,却花了他整整四年时间!但阿海乐在其中。因为这里,已经成了他和亲朋好友休息日的绝佳休闲去处。我们去的那日,他和一群书法协会的会员正在那里进行一场笔会。院落中,那几株亲手栽种的杨梅正是满眼充满生机的绿,看来今年收获又是不小。
为了准备聚会,阿海总是清晨6点就买了菜提前上山准备,上村里找些本地鸡和土货,以款待来客。每当此时,还在读书的女儿总是在灶前兴奋地忙着添柴禾。
临去前,看见了进门处的那幅对联——“兴来临水放残月,谈罢吟风倚片云”,看来,这就是阿海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花三万买个新车库
房子不是在绍兴市区,而是在附近一个风景区的边上。看到这里,你可千万别以为我们家买的是高档别墅大排屋。我的老家在绍兴柯岩风景区边上的一个名叫“彤山”小村子里。这几年来,风景区越做越大,大概两三年前,这个村子也被划进了风景区改造的范围内。虽然我们早已不住在村子里了,可爷爷奶奶留下的老屋却还因为拆迁能换来一套新房子。
新房就在距离村子原址不远的地方,早已不是原来一家一户的平屋,而是一幢一幢的楼房,一幢五层,一层六户,和城市里的住宅小区并没有多少区别。
老爸和村里的不少人还认识,路上不断在和他们打招呼,说得最多的就是新房子在哪一幢,面积多大,满不满意。我留心听了一下他们的谈话,拆迁、安置、补偿等原先在城市改造中说得最多的词语,现在也在这些五六十岁的农村大伯大叔们嘴里说得很是顺溜。
我家房子所在楼的编号已经在三十多,光是从这个数字上就知道“小区”的规模真的不小,据说有两到三个村子的人都要住进来,以后这里肯定热闹。
90多个平方,三楼,东边套,厨房、卫生间、客厅、卫生间……我家的这套房子不错吧。有了这样的楼,原来村子里的露天粪坑,肯定永远不会再出现了。
老爸老妈看了房子,已经在商量着以后要不要从城里搬到这里来住了:一条城市主干道已经延伸到这附近,不远的城镇中都有很好的学校和医院,而且这里空气好,且不说自来水早已普及,就是外面河里的水,也在一天天变清……
对了,我们家还花了三万块钱买了个车库,老爸“深谋远虑”的想法就是,即使不停汽车,开个小卖部生意也会好。看着新房子,他说了一句很有“味道”的话:“此农村已非彼农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