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既有宽敞亮堂、数万个商位全部接入宽带的国际商贸城,也有摩肩接踵、遍布全城的50个专业市场和专业街。以一天8小时计,义乌市场5.8万个摊位各逛1分钟就得120天。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采购展示中心。每年40万个集装箱把40多万种商品运往212个国家和地区,8000多外商常年扎营,市场上的风吹草动就像蝴蝶振翅波及大气环流一般,影响着大洋彼岸的日用百货商品价格。
昔日黄土盆地的穷县,而今却因商立市,在中国百强县(市)中排行前15位,城市综合竞争力居浙江县级市首位。
为什么是义乌?
是因为一批有着“鸡毛换糖”悠久传统的商人?是因为抓住了短缺经济时期的市场缝隙?还是因为搭上了“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顺风车?……
是,又不完全是——这样的条件和机会,不少地方也曾有过。今天,当我们探究义乌的发展轨迹,揭示的是一个选择科学发展之路的成功典范。
七任书记抓市场——差异化战略令县域经济闯出了“兴商建市”的独特发展路径
说到义乌,人们总会发问:“兴商建市”的战略何以确立,又何以延续了20多年?
“一开始是穷出来的”。市场发展的见证人、义乌老太太冯爱倩,1982年因被没收提篮冲进县委书记的办公室要求放开市场。她说:上世纪70年代,素有“敲糖帮”之称的义乌农民在县城和廿三里镇逐渐形成了“马路市场”,作为安生度日的重要副业。她家当时也是苦得“七个荸荠一餐饭”。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义乌县委、县政府1982年毅然提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允许城市市场开放”等“四个允许”,到1984年底,进一步确立了“兴商建县”的战略。
金华市委副书记、义乌市委书记楼国华说:当时义乌只有2家工厂,黄土丘陵又多是低产田,有的就是一批多少年“鸡毛换糖”锤炼出来的商人和经商的传统。兴商建县(市)就是尊重群众的创造性,抓住商业这唯一的比较优势,确立的差异化竞争战略。
难能可贵的是,20多年来,义乌七任县(市)委书记都坚持这一发展战略,抓住市场不松手。他们清醒地看到市场在县域经济竞争中、在百姓致富奔小康中的独特作用,在各阶段提出的发展战略无不围绕着市场,从“以商促工”、“贸工联动”直到今年“十一五”规划中的“加快打造国际性商贸城市”。
当年第一个在义乌市场卖头花的周晓光,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饰品企业——新光集团的董事长。她说:老百姓感谢这些党的干部,他们正是从群众的愿望出发,尊重前任的功绩,尊重义乌的实际,才会“咬定市场不放松”。
坚持不意味着僵化,差异化的竞争战略是在创新中不断完善的。
小商品市场的功能、形态正是在不断创新中发生了质的改变。八易其址、11次扩建,排水沟上的马路市场演变成了今天的大型现代化商场,自动扶梯、中央空调、休闲中庭;传统的现金、现货、现场“三现”交易为主的批发市场,也变成了今天以洽谈订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交易方式为主的小商品展示、交易、信息中心。
变于不变之间,义乌小商品市场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竞争优势,超越了同期兴起的众多市场,义乌走到了浙江经济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