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永康市五指岩生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鑫州忙得不可开交。他一面忙着与浙江省农科院的专家探讨姜瘟病的防治和高产技术,一面又忙着应对广州、重庆、杭州等地超市配货中心的催货。他说:“自从合作社与文化攀上亲后,社员的生姜和生姜加工品就不愁销路了。”
永康市五指岩生姜专业合作社是由该市象珠镇中山管理处80多位农民组成的。当地盛产生姜。由于当地有着美丽的五指岩风景区,人们就把当地产的生姜叫做“五指岩生姜”。关于“五指岩生姜”,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当年白娘子为救夫君许仙之命,不顾自己安危,潜入天庭盗仙草。谁知刚拔了两棵就被守草童子发现,在慌忙奔逃中不慎将一棵失落在永康名山五指岩山麓。这棵“仙草”在那里繁衍开来,就被当地百姓称为“姜”。尽管有着美丽的传说, “五指岩生姜”长期以来并未登上大雅之堂。人们只能到五指岩游玩时,才能吃到当地的“生姜土鸡”。
去年7月,永康市五指岩生姜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作为该合作社的领头人赵鑫州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打响“五指岩生姜”这一品牌,把“五指岩生姜”推向更大的市场。赵鑫州的所思所想与该市的第三产业龙头单位——永康宾馆的老总们不谋而合。永康宾馆的老总们也正想着如何把永康包括“生姜土鸡”在内的一些土菜搬上四星级宾馆的餐桌上,让四方宾客品尝永康食文化。同时,也让永康农产品声名远扬。永康宾馆担当起了农产品与食文化联姻的“媒人”。永康宾馆总经理赵移起说:“把传统的土菜开发成金字招牌,不仅能以浓浓的文化味提升餐饮业的档次,更是对当地农产品的有效推介。”
原先的五指姜炖土鸡如今成了“凤卧仙草”,传说舜帝曾在永康另一名山——历山躬耕培育出永康毛芋,如今也成了一道名土菜“舜耕历山”(太极芋泥羹),还有“方岩纪静”(白切方火腿肉)“高歌展翅”(白切鹅肥肝)“胡公思归”(红烧“两头乌”猪肉)等十道蕴涵着民间文化以永康农产品为原料的永康十大经典名菜闪亮登场了。为此,永康宾馆专门与永康市五指岩生姜专业合作社签定合作意向,在中山建立永康宾馆五指岩生姜种植基地。
然而赵鑫州并不满足于此。目前,五指岩生姜专业合作社投资上马生姜深加工生产线,把生姜加工成姜茶、糖醋姜片,在外包装打印上“日食三钱五指姜、到老不用开药方”等广告语,销往广东、重庆以及本省的超市配货中心、茶馆、饭店。该合作社生姜种植面积从原来的700多亩增加到1200亩,销售价格也明显上升。该合作社社员金新瑶说:“加入合作社后,能够享受到文化品牌给我们带来的实惠。”
象五指岩生姜专业合作社一样,永康市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寻求文化“媒人”使农产品与文化结缘,提升档次。
坐落于该市石柱镇后项村的古岭果蔬合作社建立舜芋基地近六千亩,古岭仙橘五百亩。产品销往上海、江苏等省市超市、饭店。该合作社理事长陈雄亮说:“精品需要文化。”该合作社不仅在农产品的名称上蕴涵民间传说,还从提高社员的文化素质入手,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开拓。该合作社组织社员学电脑,通过电脑掌握市场信息,学习种植技术。该合作社还建立了网站,一打开网站首页,后项村介绍、合作社介绍、特产展示、村庄展示等栏目就会一一跳出来。陈雄亮说:“今后合作社要提高入社门槛,社员要达到初中文化水平。因为今后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要跟踪记录,经营绿色环保农业。”今年永康市把五指岩生姜、舜芋、鹅肥肝、两头乌、方山柿等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列为“十大品牌”,作为永康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也是实施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提升行动”的重要抓手。该市专门拨出400万资金用于十大农产品基地建设、技术改造、市场促销、品牌打造。